“用戶平等地對待月嫂,不只體現在食宿、工薪方面,更重要的是尊重月嫂的人格。”大連一家政公司表示,該公司簽訂的月嫂服務合同中明確規定:月嫂不為成年人洗內褲(據《半島晨報》5月22日)。
在此規定之前,恐怕有不少的月嫂為這小小內褲勞心。從報道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月嫂就是因為不給雇主洗內褲而受到解雇的。
內褲是私密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分內的事,即便是請了月嫂,也不應該讓其代勞。可實際上,許多雇主就是讓月嫂代勞的,從中折射出對月嫂的不尊重。
月嫂是做服務行業的,但并沒有因此而低人一等。作為雇主應該平等與其相處,可是有些雇主顯然是沒有做到這一點的。現在的市場上,月嫂很走俏,但卻少有人干,原因何在?關鍵還在于缺乏尊重。一位曾做過月嫂、不愿透露姓名的婦女說,她第一次當月嫂就遭遇雇主搜身。她不堪忍受這樣的羞辱,之后再也不干了。
有調查表明,目前我國80%以上的適齡孕婦都是第一次做媽媽,82%的產婦對住院有心理負擔,98%的產婦在分娩時有恐懼感,100%的產婦希望分娩時有家屬陪伴在身旁。從這個意義上說,月嫂是嬰兒和產婦的“守護神”。如果最終沒有人做月嫂,受損失的恐怕是我們自己。
2004年12月24日,安徽保姆周某從上海雇主家的4樓摔下因手術費用缺乏面臨終身癱瘓的危險。高額醫藥費使貧窮的周某無能為力,可惜的是不簽約的保姆和鐘點工,不在勞動法和有關地方法規的保護范圍之內。一個行當要想能夠健康的發展,它需要得到社會的尊重。不過,要想獲得真實的尊重,還需要法律的保護。
讓人欣喜的是,大連這家家政公司終于走出了第一步,通過合同的規定,相信雇主會認真履行。唯此才能協調和促進月嫂及母嬰護理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尊重月嫂,何嘗不是尊重自己?
作者:林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