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安徽省和縣舉辦了第三屆蔬菜博覽會,重頭戲是一場明星演唱會,邀請了李雙江、杭天琪等眾多“明星”。能和眾多的歌星面對面,這對偏遠地區的鄉親們來說,本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但該縣卻采取了行政推動方式發售入場券至縣直屬單位、鎮村和企業,并且還發文要求觀眾在“每個節目的上下場時都要熱烈歡迎、鼓掌”。
據了解,和縣是按照“聲勢大、密度強、影響廣、效果好”的要求策劃這次蔬博會的,特地邀請了眾多明星,當地群眾有4萬人參加了開幕式。
為了讓蔬博會達到預期效果,在蔬博會A區和B區,政府采取了贈票和行政推動發票方式發至縣直屬單位、鎮村、企業。和縣政府辦公室一位副主任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蔬博會連開三屆,效果非常明顯,和縣蔬菜占據了全縣農業產值的半壁江山,是與開展蔬博會宣傳分不開的。但當地不少群眾認為,舉辦這樣的大型活動,對老百姓來說本來就只是看看熱鬧,采取行政推動方式出售演出票浪費了納稅人的錢財。
“政府出資邀請明星實際上就是公款追星,是一種典型的腐敗,這種財政支出在年初預算里肯定是沒有的。”對此問題有深入研究的財政金融專家焦建國認為。
據了解,在發達國家,政府部門的預算是“硬預算”,不可能有邀請明星演出這項開支。而在我國,財政預算是“軟預算”,在支出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甚至主要領導干部的個人偏好就能決定巨額公款的投向。加之社會監督不力,審計監督又放“馬后炮”,使得操辦者可以名目張膽地花錢而不必擔責。
點評
和縣公款追星事件,又一次觸動了社會輿論和老百姓的“怒其不爭”的心,更觸動了法律的“高壓線”。去年9月1日,全國統一實施的新修訂的《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中,對“公款追星”早就作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今年4月9日,國務院糾風辦在全國糾風工作會議上表示,對節慶活動重金邀請演藝明星捧場的現象進行全面清理,強調“誰審批,誰負責”,“嚴肅查處、責任追究”。
要使公款追星壽終正寢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為何有關部門的“禁令”成了某些人的耳邊風?由此可見,“高壓線”必須帶上“高壓電”。(記者 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