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有時卻令人失望。這其中有怎樣的原因與困難?記者多方探訪,告訴您——
“你們的天氣預報怎么搞的,太沒譜了!”
前些天,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主任、中央氣象臺臺長矯梅燕,意外地接到了一位惱怒的陌生人在機場打來的質問電話。當天,北京機場出現大霧,但天氣預報沒有對這次大霧作出預報,結果航班延遲,耽誤了這位乘客的行程。
當矯梅燕把這件事告訴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楊貴名時,有著20多年預報經驗的楊貴名“安慰”她說:在中央氣象臺會商室里,預報員經常會接到這樣的電話。
“幾乎每一次重大天氣過程發生,我們都會接到這樣的電話。有的態度非常嚴厲。”楊貴名對記者說。打電話者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口音各異、身份不同,但抱怨的主題卻一致:天氣預報“不準”。
道是無晴卻有晴
北京幾次漏報、空報,或造成交通大癱瘓,或導致迎戰“十年不遇的暴雨”落了空
在中央氣象臺所處的北京,天氣預報“不準”的例子就有不少。3月18日至20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的24小時最高氣溫預報與實際情況出現較大偏差,實際最高氣溫比前一天的預報值偏低5℃—6℃。3月30日,北京市氣象臺預報夜間有雨,然而,這場雨第二天早晨7點40分才開始下,導致很多人在上班途中遭到雨淋。
更讓氣象工作者尷尬的一幕,出現在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天氣預報那天是陰天,結果北京城區卻下了小雨。很多人來到中國氣象局參觀時,發現氣象局的工作人員不得不撐著傘接待他們。
實際上,最近幾年,北京還有幾次漏報、空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2001年12月7日的小雪、2004年7月10日的暴雨以及2005年對麥莎臺風影響的預報。這幾次不太準確的預報,或造成交通大癱瘓,或導致市民做好準備迎戰“十年不遇的暴雨”,結果卻落了空。
據了解,北京的天氣預報水平,在全國處于比較靠前的位置。天氣預報有時不準確的現象,在全國都比較普遍。
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氣象節目主持人宋英杰,搜集了不少諷刺天氣預報不準確的“段子”。有人把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道是無晴卻有晴”,用來諷刺天氣預報的不準確。“這是我所聽到的最有書卷氣的嘲笑了。” 宋英杰說。
天氣預報不簡單
對大氣運動機理的認識還有限;觀測網絡還做不到“疏而不漏”;還不能完全模擬大氣演變;預報員水平有差異,這些都會造成預報不準
那么,天氣預報為什么有時候不準確呢?
中央氣象臺及北京市氣象臺的專家告訴記者,天氣預報看似簡單,實際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天氣預報是以大氣科學理論為依托,以各種氣象探測手段為基礎,以數值天氣預報為核心,依靠預報人員的綜合判斷分析,最終形成的。“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某些不確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預報結果都與實際一致。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現在仍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首先,人類對大氣運動機理的認識還有限。陰晴冷暖、雨雪風霜,各種天氣產生和變化,都是由大氣不斷運動造成的。由于大氣運動的復雜性,科學家們還不能真實地描述大氣運動的細微結構。
其次,氣象觀測網絡還做不到“疏而不漏”。氣象探測已發展成為覆蓋地基、空基、天基的立體觀測系統,地面觀測站、高空觀測站、自動氣象站、雷達觀測站、氣象星組成了時刻監視大氣運動和變化的觀測網。但這個網絡對中小尺度的天氣系統會有疏漏,就像大網撈小魚,容易漏掉。而且觀測資料可能會有誤差,例如,風向、風速觀測結果是采用2分鐘觀測的平均值,可能就會有一定誤差。
第三,數值天氣預報模型不能完全模擬大氣演變。天氣的變化,是地球周圍大氣運動變化的結果,而大氣運動變化,物理上要符合流體力學和熱力學一些定律,這些定律可以用數學的語言,寫成數學方程。人們利用高性能計算機,把天氣預報問題變成數學方程求解的問題。這樣的方法叫數值天氣預報,這是現代天氣預報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實地模擬大氣演變,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誤差。
第四,預報員之間的經驗及水平會有差異。數值模式計算出來的預報結果,不能直接作為預報結論,預報員還要進行解釋應用,根據當地情況進行訂正。例如,北京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天氣預報必須考慮地形影響。預報員的個人經驗也在復雜天氣的預報和綜合決策中起著重要作用。
天氣預報是很復雜的系統工程。實際上,在發達國家,天氣預報不準的現象也經常出現。2005年,美國暴雨預報準確率也只有22%,臺風路徑預報誤差是103公里。宋英杰說,他曾經在國外同行那里看到過一本小冊子,內容是提醒氣象工作人員面對公眾嘲諷,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差距
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精細化程度、服務水平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氣象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初步建立了以數值天氣預報為基礎、人機交互信息加工處理系統為平臺、綜合應用多種預報技術方法的天氣預報業務技術體系。預報時效基本覆蓋了10天以內的所有時段,旬天氣預報、逐日滾動的7天天氣要素預報和3天災害性天氣落區預報已在全國臺站全面展開。臺風、暴雨、大風降溫、沙塵暴、高溫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水平明顯提高。
10多年來,我國天氣預報質量評分曲線,呈現上升的趨勢。按國際通用標準來評,目前對于小雨的預報準確率為60%,暴雨接近20%,臺風的路徑誤差約為120公里。
“雖然有幾次出現較大誤差,但總體來看,今年以來北京市氣象臺預報準確率還比較高。”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繼松說。據他介紹,北京市氣象臺1月至3月24小時氣溫預報(最高、最低氣溫)的準確率為70.4%;1月至4月13日, 24小時雨雪預報準確率為72.2%;1月至3月24小時5級以上大風預報準確率為84.6%。
氣象專家們同時指出,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精細化程度、服務水平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中央氣象臺專家介紹說,我國數值天氣預報的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還有較大差距。缺乏能滿足精細化的要素預報需求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模式的預報時效與精細程度與世界先進模式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專業數值預報模式主要還是以國外引進為主。資料同化系統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這是制約我國天氣業務整體發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我國數值天氣預報產品解釋應用的水平不夠高。重大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預報能力明顯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級政府和公眾對天氣預報準確性、精細化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加深了人們對天氣預報信息的依存度。這使得人們對天氣預報的“希望”和“失望”同時增加了。
“最后一公里”不暢通
概率預報反映不確定性,更為科學;預警信息還難以在有效時間內傳遞到用戶手中
氣象專家指出,人們認為天氣預報有時候“不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天氣預報中,對降水等氣象要素實行的是概率預報,例如,“明天降水概率為70%”等。而在我國,北京等地曾經進行了一段時間概率預報,但由于人們不適應、不理解,概率預報不久就被取消了。
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總經理石永怡在國外參觀天氣預報節目制作時,看到氣象專家預報說:“這一地區的雪,可能下,也可能不下。” 石永怡認為,這實際上就是概率預報,是比較科學的做法。
專家們還指出,我國氣象預警信息發布“最后一公里”還不暢通,這不僅不利于防災減災,也在客觀上增加了人們天氣預報“不準”的印象。
不同的天氣系統,其可預報性時效是不同的,例如,對于局地強對流天氣(如龍卷風、冰雹、雷暴大風等等),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提前48小時以上報出它的具體位置、強度很難做到。
“龍卷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從生成到結束往往只有幾個小時,不可能提前很長時間預報。”矯梅燕說,“發達國家對強對流天氣的預報時效也僅是十幾分鐘,雖然預警時間短,信息能及時傳到人們手里。而我國預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還沒有解決,難以在有效時間內將預警信息發到用戶手中,使他們能夠采取有效措施防御氣象災害。”例如,北京市2004年7月10日的暴雨,氣象部門提前一小時發布了預警,但當時很多人沒有獲得這個信息,導致蓮花橋等地大量車輛被積水所淹。
北京“7·10”暴雨后,解決了電視插播氣象警報的問題,但是,目前天氣短信是收費的,氣象部門希望能與通信部門特別是移動通信公司建立天氣臨近預警無償發布機制。
準確率提高需長期努力
2010年監測預警率達80%以上,中短期天氣預報和大氣要素預報準確率將大大提高
去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了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氣象局隨即啟動了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最終目的是提高氣象預報預測水平和服務能力。
在技改總體方案中,天氣業務的改革重點是完善精細化預報業務流程,促進災害性天氣和定量降水預報的突破;完善臨近預報和短時預報業務,建設突發性災害天氣預警預報體系,增強對突發性事件氣象應急保障能力;建立四維資料同化系統,加強數值天氣預報及其解釋應用等。
按照中國氣象局確立的目標,到2010年將建立基本滿足國家需求、功能齊備先進、結構完整優化的集約化、研究型和開放式天氣業務技術體制,形成天氣業務在國家、區域、省、地、縣的有序布局,天氣業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天氣業務科技水平顯著提升。
屆時,氣象部門將綜合利用天基、空基和地基觀測信息,實現對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和相關災害的全天候連續監測,監測預警率達80%以上。建立以數值預報產品為基礎的大氣要素中短期精細化定量預報業務,中短期天氣預報和大氣要素預報準確率大大提高,4天降水預報達到2005年3天預報水平;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短期預報質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提高5%。(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