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談到自覺接受媒體監督時,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表示:“沒有不受監督的部門。從安監系統的實際情況看,違紀違規的現象是存在的,要虛心接受監督,包括媒體監督。媒體不是中央紀委,媒體不是審計署,媒體不是調查組,你不能要求他們每句話都說得對。只要有事實依據,就要高度重視。”(4月9日《人民日報》)
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任何權力都應該接受社會的監督。李毅中此番表態,既是安監總局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的承諾,也是對輿論監督的鼓勵。與此同時,“不能要求媒體每句話都說得對”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對媒體應有的態度。
設若謙虛寧靜,能認識到人類獲取真相的漸進性,人們就不難發現,“不是每句話都說得對”揭示了媒體最真實的狀態。它不僅見證了新聞記者在不斷探求真相的過程中所遭遇的挫折,更見證了他們知難而上的勤奮與勇氣。
回顧歷史上發生的諸種苦難,不難發現,人類沒有一勞永逸的幸福偏方,我們今日取得的成績皆來自不斷的試驗。記者探求真相也具有同樣的性質,也就不能保證“每句話都說得對”。這也意味著輿論監督必須堅持兩個價值取向:既要反對由別人強加的正確性,又要尊重新聞記者自我修正的過程。前者是尊重新聞的客觀性,而后者是看到了人在追求真理時的有限性。
不可否認,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是記者的價值歸依。承認這種“有限性”,并不意味著新聞記者可以濫用新聞權,隨意捏造事實,而是承認在獲取真相時具有局限性并力求改進。事實上,“媒體不是中央紀委,媒體不是審計署,媒體不是調查組”已經對這種局限性作了很好的解釋。當然,這也涉及該如何界定“新聞真實”,并采取怎樣的態度。
顯而易見,由于種種原因,新聞報道不可能完全復原事件的每一個細節,更可能受到各種噪音的干擾,所以“新聞真實”只是相對的真實。
所以,在此“求全部真相而不得”的情形下,政府與社會更需考慮的是,如何讓新聞記者有能力、有渠道獲取更多的真相和信息增量,相關利益人也不能動輒以“報復”、“惡意訴訟”或“死纏爛打”相威脅。如有官員就指出,“要認真對待輿論監督,只要事實基本清楚,就不要抓住一些細節不放,而要把注意力放在促進和改進工作上。”歸根到底,新聞媒體的一個重要作用在于發現問題、引起重視,而不是“直接解決”問題或利益相關人。
還應看到的是,對媒體消費者來說,認識到信息傳播的有限性是有意義的。如果意識到新聞傳播信息的局限性,那么作為信息接收者,便會自覺成為意見市場上有主見的信息購買者,而不是盲目相信從媒體上獲得的信息,在思想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培養負責任的新聞界是各國的共同目標。顯然,認識到媒體的有限性并對其抱持相對寬容、寬松的態度,對轉型期中國的公共空間建設意義深遠。如許多有識之士所倡導:媒體要不斷地向人們提供關于世界和他人的知識和信息,幫助他們理解與欣賞一個擁有所有人的自由社會的目標,促進社群的融合與人類的進步。(北京學者熊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