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要讓發展模式從增長中心轉向民生中心,政府職能必須實現轉變,面向民眾,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民眾的參與度。同時,必須接受法律對其權力的約束
過去二十多年來,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十分迅速,民眾財富的絕對值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大概自2003年起,多種問題擺到人們面前,經濟上,過快增長潛伏著危險,對非經濟領域、比如環境的負面沖擊也似乎過大;社會領域,輿論抱怨民生提速仍慢,教育、醫療、住房被民眾視為“新三座大山”,貧富差距擴大也讓社會群體間關系趨向緊張;人們還發現,商業化精神蔓延到學術文化領域,急功近利導致文化產品品質下降;在精神生活方面,人們感受到了一種普遍的焦慮、不安。
凡此種種,表明中國正在經歷一次相當重大的調整。黨中央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提出了實施科學發展觀、尤其是建設和諧社會的綱領,其所涉及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解決民生問題,轉變政府職能。過去一兩年,政府在所有這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不過,溫家寶總理向人大提交的《政府工作報告》卻表明,傳統的經濟增長目標,完成得十分出色,而最新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卻完成得并不理想。
報告坦率承認,盡管經過宏觀調控,但經濟結構矛盾依然突出,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全國沒有實現去年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另外,溫家寶總理也承認,一些涉及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仍解決得不夠好,政府職能轉變滯后,濫用權力、貪污腐敗現象仍然存在。
此前,整個社會、尤其是政府,是以經濟建設、事實上是經濟增長為中心,尋求社會整體發展的。近兩年來,黨和政府則通過種種政策調整,比較清晰地展現了一種以民眾福利為中心的發展愿景。但《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的發展模式依然具有十分強大的力量,支配著各級政府的行為;而福利中心的發展模式從紙面的方案變成政府的實際政策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主要問題在于,整套政府體系尚沒有完成職能轉變,沒有從服務于經濟增長,轉向服務于增進民眾福利。
應當說,計劃經濟時代保留下來的整套政府體系,經過若干變革之后(比如,打破國有、集體企業一統天下的局面),在新的社會經濟環境下,是有能力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比如,經濟學界普遍把90年代以來的快速經濟增長歸功于地方政府間競爭。地方政府擁有非常廣泛的權力,這些權力被用于追求一個單一目標:經濟增長。在這種體制下,地方政府也可以隨意減免稅;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即使未能有效保障、甚至直接侵犯民眾的權利、自由,也不用擔心被問責。運用這種權力,地方政府為企業投資創造了十分優惠的環境,并與企業之間建立了密切的關系。近些年來,正是投資驅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
用這樣一套政府體制去追求民生、福利目標,會出現某種程度的錯位。滿足民眾福利,首先要求政府了解民眾對公共品的需求,這需要一個自下而上的民眾參與渠道;同時,也需要在立法、政府決策、尤其是預算決策等方面,能多方聽取民眾意見。這樣,民眾的福利需求才會相對準確地表達出來,并進入政府決策程序。但很顯然,經濟增長中心模式下政府的運行是官員主導的,其決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因而,我們看到,盡管各地政府都在原則上表示了要致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但一到具體操作,政府的反應總是比較遲鈍。
即使著手解決,也經常文不對題。最典型的就是新農村建設的扭曲。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當然旨在紓解農民困苦,解決三農問題。但由于缺乏自下而上的民意參與渠道,因而,農民的需求與政府的供應之間似乎存在不匹配現象。地方各級政府似乎也無意了解農民的公共品需求,而是利用權力把自己的方案強加給農民。
政府職能轉型滯后于發展模式轉型,也導致福利資源的極大浪費。由于缺乏財政民主程序的控制和監督,地方政府每年用于解決民生問題的各種財政撥款的使用效率,恐怕不會太高。
要讓發展模式從增長中心轉向民生中心,政府職能必須實現轉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政府必須面向民眾,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民眾的參與度,同時必須接受法律對其權力的約束。
中國的改革目前正處在攻堅階段。一方面,面對民眾吁求,政府不斷增加福利供應;另一方面,政府自身卻尚未完成職能轉變,還沒有從經濟增長推進器轉換為民眾福利增長器。而要完成這一轉換,就需要加強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只有這樣,官員心態、官民關系才會發生根本轉變,而投資與消費、增長與生態、政府收入與民眾財富、政績工程與民生項目等關系,才可能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