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九日電 題:魯迅故鄉人談文化遺產保護
--訪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紹興市委書記王永昌
中新社記者 張慧慧
正在此間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浙江紹興市委書記王永昌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做好文化遺產保護的要求,對紹興來說,這是件振奮人心的事情。
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薈萃,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毛澤東曾稱紹興為“鑒湖越臺名士鄉”。
“濃厚的文化底韻,給紹興留下了重視教育的良好傳統,在這里,人們喜歡讀書,有理想。”有“博士書記”之稱的王永昌告訴記者。
“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可以更多地和旅游相結合。”王永昌強調,“在紹興這么多文化資源中,魯迅是最知名的。”
著名作家魯迅的許多文學作品以故鄉紹興為環境原型,《祥林嫂》、《阿Q正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多篇名作收錄在中學課本中,在華文世界有極高的享譽度。
王永昌說,紹興注重文化與社會發展的結合,提倡“修學型”旅游,“跟著課本游紹興”折射出的就是強大的名人效應。
從最初的百草園景點到重建魯鎮,紹興花費十多億元人民幣將幾大文物保護點串成一條歷史街區,推出了名叫“跟著課本游紹興”的體驗式特色旅游產品。在此基礎上,紹興每兩年舉辦一次主題各異的魯迅文化藝術節,希望以節慶活動帶動經濟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自“魯迅”品牌打出后,紹興的旅游事業高位增長,數年持續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長率。二00六年,紹興共接待游客近二千萬人次。
王永昌認為,歷史文化是城市財富的源泉,是發展的優勢資源。人類生活越現代化,生活品質越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就越高。
“文化與旅游是完全可以統一的。就像‘魯迅’文化游,不僅可以弘揚傳統文化,學習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還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雙贏的事情”,王永昌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