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委胡主席把“英勇善戰”與聽黨指揮、服務人民一并作為我軍優良傳統加以強調,反映了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英勇善戰體現了革命英雄主義和科學精神、軍事智慧的高度統一,是我軍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特有優勢。在新形勢下提高我軍官兵英勇善戰的能力素質,對于打贏信息化戰爭、建設信息化軍隊,大力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準備,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培育英勇頑強戰斗精神,鑄就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念
“英勇”作為勇敢出眾、無所畏懼、敢于獻身的大無畏氣概,是戰斗精神的核心內容,是使軍隊物質力量倍增的重要因素。沒有英勇,軍事智慧就難以在戰場上綻開絢麗之花,也無法使先進裝備發揮應有的效能。對此,毛澤東強調,英勇是軍人最基本的素質。拿破侖也曾說,勇敢是士兵的第一品德。
回顧我軍80年的戰斗歷程,可以看出,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一直是我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是我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廣泛應用,戰爭形態正在由機械化戰爭轉向信息化戰爭。在新的戰爭形態中,由于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裝備系統的大量使用,未來作戰呈現超視距、“非接觸”趨勢,使作戰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短兵相接、直瞄對射式的戰斗場景,將越來越多地被“按紐操作”、遠程打擊所取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要不要發揚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回答是肯定的。在信息化戰爭中,先進武器裝備系統固然是決定戰局成敗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但人在戰爭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沒有改變,人是戰爭勝負決定因素的定律沒有消失,因而人的精神和勇氣依然是戰爭制勝的力量源泉。同時還要看到,信息化武器裝備的遠程精確打擊和大殺傷力,使未來戰場更加慘烈,容易導致官兵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加之輿論戰、心理戰等手段的“軟殺傷”作用愈益突出,這就使官兵戰斗意志和作戰心理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如果不具備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就難以適應未來戰場的險惡環境,難以承受未來作戰的巨大壓力。恩格斯說過:“當技術革命的浪潮正在四周洶涌澎湃的時候……我們需要更新、更勇敢的頭腦。”那種認為未來戰爭只是“拼裝備”、“英勇頑強”無足輕重的看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十分錯誤的。
胡主席最近強調,要不斷激發官兵為國奉獻的政治熱忱和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這一重要指示,站在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高度,深刻闡明了英勇頑強、勇于犧牲的精神對于我軍有效履行職能使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加緊做好戰斗精神準備提供了依據。因此,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戰爭觀教育,引導官兵切實弄清“為什么打仗、準備打什么樣的仗、怎樣打仗”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用真理的力量打牢官兵不畏強敵、不懼艱險、浴血奮戰的思想基礎;必須深化軍事訓練改革創新,靠貼近實戰的對抗性訓練磨礪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意志和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為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必須認真貫徹依法從嚴治軍的方針,探求有利于培養英勇頑強精神的機制與方法,真正把部隊培養成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雄師勁旅。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