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筱萸的“落馬”,使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SFDA)這個成立不到10年的機構處在風口浪尖。
1月24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少有地就鄭筱萸案聽取了監察部的匯報。鄭案被定性為“嚴重失職瀆職、以權謀私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件”。
“最令中央震怒的是,鄭案不僅僅是個人腐敗,而是類似于‘有組織的犯罪’,涉及到不同層次藥監系統和地方局的官員,影響惡劣。”一位接近專案組的人士對記者說。
而本報獲得的最新消息顯示,鄭筱萸案還涉及到他的家屬,其在某醫藥公司任職的兒子也一同被捕。
從鄭筱萸到他的兩任秘書郝和平、曹文莊,再到遼寧省原藥監局局長張樹森的先后“雙規”和被捕,外界認為,鄭筱萸案暴露出來的不僅僅是單個人的腐敗問題,而是他身后的藥品監管體制。
注冊部門大換血
雖然司法部門還沒有披露鄭筱萸案的細節,但知情人士透露,鄭筱萸案所牽涉的問題,不僅僅是某一個案子,而是藥品審批注冊監管方面的一連串問題。
“他的問題很多,主要是違規審批、收受賄賂等,是很嚴重的經濟問題。”一位對藥監系統非常熟悉的人士說。
由于鄭所涉的是整個藥品監管體系的問題,國家藥監局開始了系統性的補救措施。
“很多正常的行政工作都停止了。”國家藥監局的一位官員對記者說。該官員告訴記者,從去年8月底到現在,國家局除了審批進口批文和部分補充申請外,其他品種的審評、審批工作全部停止了。
“很多新辦廠家都等著批文生產,由于審批、審評工作停止,花了大價錢造的生產車間和購買的設備將擱置等待。還有那些花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研制新藥的廠家。他們都處在生死攸關的境地。”一名制藥企業的負責人對記者抱怨說。
一位藥監局內部人士則向記者感嘆:“現在注冊部門人員大換血,留下的沒有幾個。而即使換到別的部門,也是膽戰心驚。”
而整個藥監系統鄭筱萸任期上的藥品注冊進行了一次被業內稱為“注冊9·11”的行動——2006年底,國家藥監局決定對2005年1月1日到2006年8月31日之間,已經通過各省局組織的現場核查并已獲通過,資料已經報到國家局的所有品種重新進行現場核查,并在2007年6月以前完成。
“這意味著16萬張批件要再注冊。”一名制藥界人士說。
不過,由于企業的上書和協會的反映,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藥監局的這些強烈的反省行為。一位頗為熟悉國家藥監局內情的人士說:“他們擔心,度如果沒有把握好,整個藥監的監管體系將受到嚴重沖擊。”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