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九日電 (記者 陶社蘭)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海軍少將楊毅指出,中國堅持奉行防御性的軍事戰略,但這并不意味著不發展進攻性軍事能力。
“軍事能力建設應該是攻防兼備型的。但是中國攻防兼備的軍事能力決不是用來對外擴張的,決不是使用這種軍事力量去侵略和欺壓別的國家。”楊毅說。
近日,中國公布了殲-10戰斗機研制成功裝備部隊的消息,引來國際上某些人炒作新一輪“中國軍事威脅論”。
對此,楊毅在接受本社記者訪問時回應說,當今世界主要國家加緊調整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創新軍事理論,加快軍隊轉型。
“信息化對機械化半機械化的軍事技術時代差仍在拉大,世界軍事力量對比進一步失衡。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正規軍。但是由于長期投入不足,在世界范圍新軍事變革不斷深化的進程中,中國與發達國家在軍事領域中的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還在繼續擴大。中國軍隊尚未完全實現機械化,離建設信息化軍隊距離更遠。”
他說,為了應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特別是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中國需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近年來,中國在經濟實力增強的前提下逐步加大了對國防和軍隊的投入,加速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在有所選擇地引進少數先進的飛機、軍艦等武器平臺的同時,也加大了自主創新地研制新型武器裝備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包括殲-10戰斗機在內的部分武器裝備研制有所突破甚至實現了較大的躍升。
“但是,單個武器平臺的升級不能代表整個武器系統作戰能力的總體提升,特別是不能標志著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能力的大幅提高。許多西方國家的軍事專家都承認,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在整體上比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落后至少二十年。”楊毅說。
楊毅強調,中國的軍事力量是在國家利益受到侵害時進行反擊,作為一種戰略防御力量遏制任何對手,使他們不敢輕易進行軍事訛詐和軍事侵略。中國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就是遵從孫子“慎戰”、“禮戰”的思想,這是與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戰略相輔相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既是威武之師,更是和平之師和正義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