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儀隴11月30日電 題:走進神奇的朱德故里
作者 霍潺
今年十二月一日,將是“紅軍之父”、民族英雄、已故共和國元帥朱德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的紀念日。謁祖思源,探尋偉人之根,近日,作者探訪了朱德元帥的故鄉——四川儀隴縣。
建縣一千五百余年的儀隴縣地處大巴山麓,因著名的“三鄉文化”(剪紙、篆刻、書法)、客家文化而蘊育了厚重的人文底蘊。七十余年前,儀隴成為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四萬余名青年參加革命,朱德元帥、共產主義戰士張思德即是他們中的優秀代表。
朱德故居紀念園位于儀隴縣馬鞍鎮琳瑯村。從縣城出發,經過大雨、小雨、陰天的逐漸更替,一個小時后到達。琳瑯村竟是朝霞滿天,秋高氣爽,放眼望去,一派綠色蔥蘢,家家農戶屋檐下掛著紅燈籠,讓人恍若置身“天然的氧吧”之中。
據介紹,始建于上世紀中期的紀念園核心區面積達二點九四平方公里,經過歷年的修繕,已成為最全面展示朱德元帥生活、工作經歷的紀念園。目前,該園已經通過四A景區認證,是中國最著名的紅色旅游景區之一。 其中,由中央財政撥款五千萬元人民幣專門修繕的朱德紀念館,將于十二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
一路蜿蜒,至朱德故居,兩旁有許多客家風味的農家樂,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家家都掛有紅燈籠、對聯、鮮艷的紅辣椒、金黃的玉米……據了解,紀念園根據“建成能與老百姓共生的景區”的指導思想,使景區內原有的四百多戶農戶,成功地從種田、種樹為生轉變為以經營農家樂、當綠化人員為主。五十七歲的陳康已守護朱德故居十四年之久。他告訴作者,琳瑯村許多老百姓辦起了農家樂,現在大家的收入上去了,鄰里之間也和諧了,日子過得比城里人還要滋潤。“這都是托了朱總司令的福啊,老區人民都非常想念他、感謝他!”老陳動情地說。
走一路,聽一路,元帥故里的神奇事。穿過成片的枇杷樹,來到了琳瑯井。據當地導游講,這口井是朱德和兒時和玩伴一起挖的。今年四川大旱,琳瑯村其他井都枯竭了,唯獨這口井依然水澈晶明,大大幫助了老區人民度旱之艱,老百姓都說這是朱總司令見天旱,依然掛念著家鄉受災的人民。更令當地人奇怪的是,朱德故居外正對著一個諸如官帽的山峰,當地人稱其為官帽山,又稱轎頂山,山頂長有柏樹,其柏樹的樹距與周遭的山完全不一樣。陳康悄悄地告訴作者,“聽我爺爺說,這些樹上百年都保持原狀,從未長高或是變密。真是神了!”
徜徉美景間,聞聽英雄事。據書載:“一條小路,從朱德書房窗前起始,在青草的淡香中,延伸出一條偉大的道路,延伸進中國革命史。”正是從這神奇的故鄉起步,才有了朱德后來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壯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