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6日電 隨著中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與產業過度集中,出現了區域間人居環境不平衡、城市環境問題突出、城市土地消耗速度驚人等一系列影響人居環境整體質量的問題!豆饷魅請蟆返膱蟮乐赋觯捎谥袊厥獾膰,人口基數太大,歷史欠賬過多,沉重的人口負擔已經成為建設良好人居環境的最大困難。這種人口壓力現象與資源、環境現象等一起被學者們稱為“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高級難題”。
“形象工程”加劇城市矛盾
據報道,11月中旬,在北京召開的“21世紀城市規劃、發展與管理”項目總結會上,聯合國專家和“中國城市發展問題”課題組專家共同呼吁,要高度重視城市規劃,用科學規劃推動中國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
據“中國城市發展問題”專家組觀察,中國多數城市存在并依然熱衷于形象工程,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修建寬馬路、大廣場,移植大樹進城,打造超規模標志性建筑,跟風建設開發區、大學城、高爾夫球場等。這些“形象工程”浪費了資金和土地,消解了地方文化和城市特色。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邵益生指出,目前,自然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人居環境脆弱也已經影響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形象工程”加劇了城市矛盾。專家指出,中國依賴礦產資源發展起來的城市有178座,約占城市總數的27%。在發展欲望的沖動下,一些地方不顧當地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條件,盲目做大城市規模,人為造高資源需求,加劇了能源與耕地緊張的矛盾。
城市規劃面臨諸多“尷尬”
目前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是與中國城市所處的特殊發展階段密切相關的。這些問題是在由傳統農業社會向城市社會過渡、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歷史現象,是中國城市發展面對全球化、城鎮化、市場化新形勢出現的不適應癥狀。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王西琴認為,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迫切需要強化規劃的權威性,充分發揮城市規劃對于城市發展的宏觀調控作用,促進城市的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
報道說,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是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逐步推進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必然要面對一系列社會問題。城市發展的擴張性與規劃的約束性就構成了一對需要認真加以解決的社會問題。
報道指出,在現實的發展過程中,城市規劃面臨著諸多“尷尬”,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市規劃在社會地位提高的同時,其社會功能卻存在著明升暗降的現象,在不少情況下,城市規劃被曲解,成為一種技術工具;二是城市規劃工作的法律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對于土地市場的引導與調控十分有限;三是城市規劃的政策倫理有待重新確立,重規劃編制、輕規劃實施的現象經常出現。專家們認為,在以科學規劃解決城市發展中,要處理好局部與整體、近期與長遠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推進現代化建設與保護歷史遺產等一系列關系。
需依靠城市規劃強有力的約束
邵益生指出,中國城市的發展比以往世界任何國家的進程都更具有復雜性和綜合性。中國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往往是發達國家過去兩百年間面臨問題的累積。以法國巴黎為代表的一批世界著名城市長期穩定發展,正是依靠城市規劃強有力的約束,保持了長期、持續的健康發展。它們的實踐證明,城市規劃對于城市有序發展意義重大。
專家們提醒,特別在新農村建設中,更要十分重視規劃的作用,強化規劃的權威;要用科學周密、論證充分的規劃指導新農村建設,切實防止因規劃不當亂建濫建,防止借建設名義不自覺地破壞鄉土文化。(陸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