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唐詩中的西藏故事

        分享到:
        分享到:

        唐詩中的西藏故事

        2024年07月11日 08:35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唐和吐蕃相伴而生、相伴而長、相伴而終。詩歌記錄了漢藏文明連理枝般的關系:摩擦交融,最后長到了一起。” ——蒙曼

          7月5日,“道中華”大講堂第十一講在西藏拉薩開講。“道中華”文化傳播使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作了《明時無外戶 勝境即中華——唐詩中的西藏故事》專題講座。來自西藏大學、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高校近300名師生現場聆聽。蒙曼以詩歌為線索,引經據典、妙語連珠,鮮活反映了唐朝時期西藏地區與祖國內地、藏族與其他民族之間的內在聯系、密切交往,深刻闡釋了西藏自古以來就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下為蒙曼演講實錄: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明時無外戶,勝境即中華》。這是唐朝有名的詩人呂溫詩中的一句。我們是這樣理解這句詩的:當一個國家處于強盛的時候,沒有人能夠自外于這個國家。我們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所有美好的地方都屬于中華民族。所以還有一個副標題是“唐詩中的西藏故事”。

          在講西藏故事之前,我跟大家先聊一聊為什么走219國道?又為什么要用詩來講這些故事?

          從219國道的路線圖上看,我們是從廣西的東興出發的,沿著廣西、云南、西藏一直走到新疆的喀納斯去,這是從西南邊疆到西北邊疆的一條道路。從喀納斯一直到遼寧的丹東,這是331國道,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從丹東沿著整個海岸線前行,又回到東興,這是228國道。我們中國的大陸邊境就是由這三條國道勾勒出來的。我們是在用我們的車輪、我們的腳步勾勒著祖國的大陸邊境線。

          沿著219國道過來,怎么可能不到拉薩呢?從東興出發的時候我們就在想著拉薩。漢藏文明是什么關系?我認為是連理枝的關系,本來在獨立生長,可是長著長著樹皮在摩擦、在交融,然后就長到一起了。

          在古代,中原文明的鼎盛時期在唐朝,西藏文明的鼎盛時期是在吐蕃,唐和吐蕃兩者之間其實是銜接關系,相伴而生、相伴而長,并且相伴而終。松贊干布在630年當上第33代贊普,唐太宗李世民取得政權是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門之變。唐朝的盛世是在唐玄宗或者叫唐明皇的時候,唐明皇的統治結束是在什么時候?755年安史之亂。吐蕃文明進入盛世是在赤松德贊時期,借著安史之亂唐朝勢力衰落,吐蕃文明進一步崛起。吐蕃在9世紀中葉走向衰落,唐朝在10世紀初葉結束,相隔僅半個世紀。這兩個文明就這樣緊密的咬合扭結在一起。

          那為什么要用詩來講故事?講故事的方式很多,我們沿著從廣西到云南到西藏到新疆這條路線在走,發現好多同胞是用歌來講故事的,所以我們到哪都會有人捧出美酒,給我們唱祝酒歌,我們就知道是受歡迎的了。那為什么要用詩來講?詩歌同源。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詩和歌是一樣的,有些同胞喜歡用歌聲來表達,我喜歡用詩來表達。

          在廣西的時候,我們講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風景有池塘,我們致敬喀斯特地貌,致敬那片山清水秀的土地;到云南,我們講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我們致敬梯田文化,向云貴高原第二階梯致敬。到西藏應該講什么?其實我想講倉央嘉措的事,但我們先講唐和吐蕃的關系,講那個時代的西藏故事。那個時代也有一條國之大道——唐蕃古道。現在我們沿著219國道從滇入藏。而當年的唐蕃古道,是從青海進來,也就是青藏線。因為有這樣一條著名的、先賢們走過的道路,我們愿意用詩歌來表達、來致敬。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唐蕃關系,也就是那個時候的西藏故事。我想用四個方面來跟大家交流分享,分別是戰爭、和親、會盟、交融。

          (一)戰爭:相伴相生,在摩擦中交融

          回想唐朝和吐蕃的那個時代,兩方都處于上升期,并且有著接壤的關系。我們看看唐玄宗時代的大唐地圖。

          棕黃色的地方是吐蕃,綠色的地方是大唐。吐蕃要想擴張,想要走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被眾山環繞的,只有通過山口才能突破出去。吐蕃要想突破青藏高原的限制,只有兩條路徑:一條路徑走青海,我們打紅點這個地方就是青海的一個重要關口叫做石堡城,它扼守日月山,文成公主和親走的就是日月山。從唐朝的角度來說,扼守住這個崖口的話,河西走廊會被保護住,絲綢之路會被保護住,否則就都危險;另外一個重要的地方是小勃律,在帕米爾高原。吐蕃可以從阿里一直上來再往東走新疆。

          所以從中原王朝的角度來講,一定要扼守住這兩個點。從吐蕃王朝的角度,則一定要拿下這兩個點。這是最重要的兩個戰場,特別是青海石堡城這個戰場,可謂是百年征戰之地。

          下面我們講到詩了。雙方打仗,不打不相識,在唐朝前期打的最著名的戰爭就是石堡城之戰。那場戰爭成就了一個了不起的戰爭英雄哥舒翰。當時在邊疆地區廣為傳唱的一首民歌,叫做《哥舒歌》。

          西鄙人,也就是唐朝在西部邊陲生活的老百姓,紛紛唱起了這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北斗是有軍事指向的,哥舒翰將軍在夜里帶著武裝就出發了。“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因為有哥舒翰將軍的英勇奮戰,吐蕃的牧馬根本就過不去臨逃。臨洮在現在甘肅的臨潭,守住了石堡城其實也就守住了甘肅,守住了河西走廊。

          這是唐朝的好時候。天寶六載拿下了小勃律,扼守住了極西的邊境,扼守住了帕米爾高原。天寶八載拿下了石堡城,扼守住了青海的軍事要地,吐蕃王朝就被壓縮在青藏高原,不能打唐朝。后唐朝發生安史之亂,天子逃跑中原板蕩,原來布防在西邊控制吐蕃的軍隊撤回來支援中央,像河西節度使(甘肅的),隴右節度使(青海的),安西節度使(新疆南部的),北庭節度使(新疆北部的),都回撤支援中央。

          這時候白居易寫了一首《新樂府·西涼伎》:

          “自從天寶兵戈起”,說的是安史之亂爆發。“犬戎日夜吞西鄙”,犬戎是誰?從唐朝的角度,當然不高興吐蕃的擴張,所以這樣稱呼吐蕃。“日夜吞西鄙”,即不斷吞并大唐西邊的邊疆。吞并的結局是什么?“涼州陷來四十年, 河隴侵將七千里。”在白居易那個時代,涼州也就是現在甘肅的武威,已經陷落了40年了,而河隴收縮了七千里。因為不打不相識,在你來我往之中有了交流和交融。唐朝吐蕃之間曾經有過漫長的戰爭故事。從650年松贊干布去世到842年吐蕃的統治結束,大大小小唐蕃之間發生的戰爭是192場。

          (二)和親:似聞贊普更求親,舅甥和好應難棄

          最大的對手是越走越親的,雙方誰也打不過誰,誰也吃不了誰,最后會怎樣?會好起來。中國古代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結成親家。

          好多人一說和親就覺得屈辱,這可能跟文化觀念有關,總覺得把女兒嫁出去是很難過的一件事。但和親一定是門當戶對的產物。如果一個政權絕對強,另外一個政權絕對弱,不會有和親的關系。唐朝兩次和親,第一次文成公主和親是什么背景?吐蕃聽說吐谷渾已經和親了,也來唐朝說要和親。唐朝當時已經派了使者馮德遐去看過了,看了以后說不太行,不太值得和親。松贊干布不高興了,打了一場松州之戰。松州之戰誰贏了?沒有誰絕對的贏,但松贊干布和李世民都發現對方是一個值得合作的好伙伴。后來松贊干布派祿東贊再去求親,唐太宗就答應了。這才有文成公主沿著唐蕃古道走到現在的拉薩城,才有小昭寺、大昭寺等等。

          金城公主和親是在唐中宗時期,正處在后武則天時代到前唐玄宗時代之間的最混亂的那個狀態,政權不穩。吐蕃方面也覺得政權不太穩當。雙方都有會通的愿望,所以才有金城公主出嫁,即第二次和親。

          文成公主出嫁的時候沒有詩留下來。所以文成公主到底是誰的女兒?她在多少歲踏上吐蕃這片土地?這些非常關鍵的信息都沒有。但金城公主出嫁是一個非常引人矚目的事。當時的皇帝唐中宗親自送這個小女孩——他的堂兄弟李守禮的女兒出嫁。唐中宗真的很難過,一直送到始平縣,并改名為金城縣,把離別地點改名為鳳池鄉愴別里。他賦詩送金城公主出嫁,還讓所有的高官都跟他一起賦詩,送一送這個小女孩,14歲承擔著那么重的政治使命。金城公主出嫁這件事留下了17首詩。非常遺憾的是唐中宗本人的詩沒留下來,但是有很多大臣寫的詩留下來了,比方說著名的大才子“燕許大手筆”燕國公張說的應制詩就留下來了,這就是《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青海和親日,潢星出降時”。一看就知道公主走的是哪條路,她走的是唐蕃古道,關鍵節點在青海。“潢星”就是天潢星,代表宮廷,這是皇家女兒出嫁的時刻。“戎王子婿寵,漢國舅家慈”,是說皇上很寵愛這位來自少數民族的女婿,岳父也叫外舅,就像古代婦女管自己的公公婆婆叫舅姑。作為大唐的皇帝,做岳父也做得非常慈祥,總之雙方挺好的。到離別的時刻了,“春野開離宴,云天起別詞”,我們在春天的田野上擺開離別的宴席,然后白云仿佛都在跟我們一起向公主揮手,來表達離思。然后講回公主這兒了,公主是什么樣子?大家覺得公主和親是一件開開心心的事情嗎?不是,我們要承認人的情感本能。今天到西藏來,我的朋友都跟我說你要做好生理和心理的準備。他們嚇唬我,說你到那兒知道什么叫劇烈運動嗎?我說那就是跑唄,說不,你低頭都屬于劇烈運動。現在證明我是天選打工人,一點高反都沒有,天選進藏人。我在這挺舒服的,因為涼快,我覺得比在北京還要舒服,所以我要再繼續舒服一段時間再回家。

          但古代不是。文成公主也罷,金城公主也罷,她真的知道這條路怎么樣嗎?她真的知道自己要去的那個陌生的地方怎么樣嗎?她知道他未來的夫婿怎么樣嗎?她什么都不知道,這對一個14歲的小女孩來說,她的內心是很凄涼的。所以說“空彈馬上曲,詎減鳳樓思”。就算她像王昭君那樣彈著《出塞曲》,她的心里真的能夠減少對鳳樓、對宮廷、對她老家的思念嗎?不能。所以我們現在看小昭寺是哪個方向?朝東的方向,一代一代的公主是在回望家鄉。我們說和親的前提是什么?是門當戶對,實力相當,雙方都認為要加強友好,但雙方和親的過程,至少對于和親者本人而言是一件挺悲傷無奈的事情。

          那么為什么還要和親?因為和親有重要的意義。杜甫寫《近聞》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爆發了,唐朝已經覺得自己其實是左右應付,挺吃力的。杜甫作為一個文人,作為一個中下級官僚,他在想至少吐蕃這邊還應該是比較穩當的吧。“崆峒五原亦無事”,就整個甘肅那邊,內蒙古那邊應該沒有什么事吧。“北庭數有關中使”,我們暫時還跟北庭保持著來往。“似聞贊普更求親”,我聽說吐蕃贊普好像又一次想跟我們和親了。“舅甥和好應難棄”,我們這種舅甥之間的傳統友誼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吧。這是對和親給予的期望。期望什么?非常明顯,因為親戚關系會導致至少有一段時間的和平。另外,和親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意義,哪一次和親都不是公主一個人去,而是一個使團。我們現在所講的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是由公主一個人完成的,是由這個龐大的使團完成的。

          昨天我在布達拉宮、在大小昭寺聽到老師們、師父們跟我講解,說文成公主是一個精通天文歷法的人,是一個精通紡織技術的人,是一個精通工程學、建筑學、農學、醫學的人。我相信嗎?我不相信,這不是歷史的真實,但它是什么?它是人心的真實。公主自己不可能同時是農學家、醫學家、紡織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但她其實率領著一個龐大的使團,她是那個使團的精神領袖,是那個使團的最高指揮,是她把農學、醫學等各種各樣的知識帶到了她所要歸去的那片土地。當她是王昭君的時候,她帶到了整個蒙古高原,當她是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時候,她帶到的是青藏高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從歷史的角度講,我們現在給了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她們該有的公正。現在文成公主也罷,金城公主也罷,在我們青藏高原這片土地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禮贊。其實不光在青藏高原,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乃至在世界文明史上,我們都給這些和親公主以極高的禮贊,這是什么?歷史的公正,也是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意義。

          當然有人說這是一個漫長的事情,皇帝會考慮到這些事嗎?皇帝可能不見得非要考慮這個事情,但皇帝要考慮,只要有和親公主在,雙方的這根熱線就沒有斷。雙方就有交往交流交融的一個前提、一個背景。比方說雙方打著打著誰都打不下去了,會怎樣?唐朝這邊說,我要來看看公主。然后呢?派使節就過來了,其實就有一個交往磋商的余地了。那好,吐蕃打著打不下去了會怎樣?會說公主你給你娘家寫封信吧。所以我們現在在《文苑英華》里會看到金城公主寫給唐玄宗的很多書信,吐蕃這邊的情況不就匯報上去了嗎?雙方溝通不就成立了嘛。現在大家看金城公主曾經跟她的皇帝哥哥要過什么?要過《毛詩》,要過《禮記》,要過《昭明文選》,要很多很多東西的,這就是雙方在當時保持熱線。

          那大家可能講了,一共不就兩位公主出嫁嗎?公主去世之后這個熱線怎么保持。還記得唐蕃會盟碑嗎?我相信拉薩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唐蕃會盟碑,那上面講了什么?講我們是舅甥之國。一旦奠定了這個基礎,這個身份就可以延續下去了。

          (三)會盟:邊酒排金盞,夷歌捧玉盤

          結為舅甥之誼之后,并不意味著雙方沒有沖突,解決邊境沖突最重要的一個事情是什么?會盟,所以唐蕃之間有了長慶會盟碑。其實從神龍年間開始,一直到穆宗長慶年間,共有八次會盟,只不過最后一次最成功。

          會盟是大家互相派出高等級的代表來解決重大問題,而平時最經常性的活動則是出使,雙方在重要的時間節點互派使節。唐蕃之間一共派了多少次使節?大唐往吐蕃派了大概六十幾次使節。吐蕃往大唐派了120多次使節。所以加起來200次左右,是非常密切的交流。因為吐蕃王朝存在就二百年出頭,那幾乎就是一年一派、互相來來往往的關系。

          給大家看一首杜甫寫的《送楊六判官使西蕃》,看看派使節是什么樣子的。

          “送遠秋風落”,使節在秋天到吐蕃來。“西征海氣寒”,秋天這邊空氣會更稀薄一點。“敕書憐贊普,兵甲望長安”。帶的敕書里都是講贊普你真好,我很喜歡你,我們之間的關系很親切。但是基本的戒備是不可能沒有的,所以這是一種很復雜的關系。然后他到達后,吐蕃人民怎么樣迎接這位使者?“邊酒排金盞,夷歌捧玉盤”,這是我們現在也能感受到的民族風情,延續了一千多年的風俗,有使者來了肯定是要歡迎的。然后楊六判官在這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他不太熟悉的風情:“草輕蕃馬健,雪重拂廬干”。拂廬是什么?氈帳,帳篷,是吐蕃贊普當時居住的地方,也是吐蕃百姓居住的地方。一次又一次的出使,一次又一次的加強團結,最后在什么時候取得了最終的一致意見?長慶會盟。當時的唐朝和吐蕃都處在衰落之中,誰也不能再進行大規模的出擊了。然后說好吧,雙方就這樣謹守邊防吧,就以這樣的形式講和了。

          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矗立在拉薩大昭寺前面的唐蕃會盟碑,或者叫舅甥會盟碑。上面寫什么?寫我們是舅甥之親,永遠友好。這傳達了兩個信息,一是和親絕對有成果。第二個,那一年是在大唐穆宗的長慶三年,是吐蕃的彝泰九年,這難道不是文明交融嗎?吐蕃之前的贊普有過年號嗎?沒有,但是在跟大唐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學習、互相欣賞之后,吐蕃也有了自己的年號。這就是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

          這一次會盟之后沒有新的會盟了,吐蕃很快衰落解體,唐朝也走向了它的后期,這塊誓盟碑作為永久的見證就留存下去了。

          (四)融合:明時無外戶,勝境即中華

          所有這些前面的行動最后的結局是什么?是融合。這個非常有意思,你心里喜歡他也罷,不喜歡他也罷,最后你發現你怎么跟他越來越像了呢?怎么這一家子就分不開了呢?歷史造成的,交往造成的,然后彼此就融合了。怎么融合?我給大家講三首詩。

          第一個《時世妝》,白居易的詩。白居易就是長慶年間的詩人,他有一個詩集叫《白氏長慶集》,他就是唐蕃會盟那個時代的詩人。那個時代在長安城流行了一種他很看不上眼的妝束。他說“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圓鬟無鬢堆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

          你看這個“糟老頭子”,他對年輕女性怎么樣化妝很感興趣,而且他很看不上:怎么女孩子們都流行化妝成一副像哭的樣子?不把臉擦得像原來那樣粉白也就罷了,怎么她們不涂口紅?涂起“口黑”了,而且眉毛怎么不畫成彎月、柳葉的形狀,畫成了往下走的形狀了?還有就是頭發在后面結成一個像錐子那樣的發型,怎么兩坨紅就涂在那臉上了?

          可是這是哪來的呀?大家說“赭面”“錐髻”是哪來的呀?難道不是吐蕃當時最流行,直到今天在好多地方還保留的妝束嗎?那叫什么?高原紅啊。吐蕃女性為了保護自己的皮膚,防止強烈的紫外線的曬傷,還會再涂一層紅暈,現在也是這樣的,在青海玉樹等很多地方都看見過這樣的習慣。而且為什么是“烏膏注唇唇似泥”?有點缺氧,所以嘴唇相對有點發紫。這個習慣,其實文成公主一進吐蕃就看到了,當年文成公主也很不喜歡,她還曾經以贊普王妃的身份去制止過。可是那不是因地制宜的化妝方法,所以文成公主制止無效。金城公主我不知道制止沒制止,反正最后還是“烏膏”還是“赭面”。而且要命的是什么?它傳到長安城了,成了長安城的時世妝了,相當于現在說什么city不city。厲害不厲害?這是不是文明的融合?

          吐蕃之風傳到了中原內地,再講講內地之風也傳到了吐蕃,用的是陳陶的《隴西行四首·其四》,重點看后兩句。在我們周圍,大家能找到漢家風范嗎?當然能,住城本身就是漢家風范。吐蕃當年住什么?杜甫不是寫得清清楚楚,拂廬,也就是帳篷。但是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來了,就要逐步開始修建宮室了。所以當年的紅山宮,現在的布達拉宮是在那個時代修建起來的。小昭寺、大昭寺是在那個時代修建起來的。我們現在看小昭寺已經是一個經典的藏式平頂房了,但當年的小昭寺上面覆蓋了琉璃瓦,是中原樣式。昨天我們到大昭寺去看,那里的斗拱非常粗大,那是唐式的,而且據說之前維修的時候出土了好多唐磚、唐瓦。當然不是說從唐朝運進去的,而是公主帶來的工匠在這燒制的,還有農學的知識、醫學的知識、天文學的知識等等。還有拉薩街頭遍植的公主柳,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公主柳,中原有折柳贈別的習慣,而且認為柳條插在哪就在哪落地生根了。所以公主在這落地生根了,插一棵柳樹,柳樹活下去了,傳承下去了,就叫公主柳。這就是“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有來有往嘛。

          第一首詩說的是“有來”,第二首說的是“有往”,第三首說什么?來來往往。來看王建的《涼州行》。他講了涼州,又講了洛陽。當時在涼州,好多中原的婦女成了吐蕃人的小娘子,可是小娘子進入吐蕃家庭之后生下兒子后,她教兒子什么語言?教漢語,母親跟兒子之間當然用她的母語交流。所以“多來中國收婦女,一半生男為漢語。”生的兒子都會講漢話了,生活習慣也改變了,“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說的是吐蕃人原來是不種莊稼的,當然這個不公正,吐蕃其實是農牧夾雜的政權,但從中原角度看到的是騎兵,所以更容易把吐蕃理解成游牧政權,所以詩里說他們過去是不種田的,如今也學著我們來種植莊稼了。中原文明通過這樣的一種曲折的方式傳到吐蕃了,可是翻回頭來呢?你看“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就在這樣的你來我往之中,吐蕃的音樂傳到了洛陽,洛陽這些貴族人家也好、歌妓也好,他們紛紛在學習著吐蕃的音樂,這不就是來來往往嘛。所以我們用三首詩講了融合的例子,什么是融合?你學了我,我學了你,我們互相學習著。

          最后我們要點題了,我們的題目大家還記得嗎?叫做《明時無外戶,勝境即中華》,這是唐朝中后期的詩人呂溫所寫的一首詩。呂溫他本身就是一個中原派往吐蕃的使者,他當時相當年輕,官職也不高,大概在六品左右,臨危受命,走到了拉薩(當時叫邏些)。但到達后雙方出現了矛盾,被冷落在使館里。也因此,他有了一個機緣,飽覽青藏高原的大好河山。

          呂溫留下了十幾首詩,是我們現在理解那個時代青藏高原非常重要的史料,他把覺得新鮮的東西都寫下來了,最讓他覺得新鮮的就是這首詩的前四句:“純精結奇狀,皎皎天一涯。玉嶂擁清氣,蓮峰開白花”。最讓他覺得神奇的是什么?雪山。在長安是看不見雪山的,這里的山頭都堆滿了積雪,“純精結奇狀”,晶瑩剔透的雪山把天都照亮了。“玉嶂擁清氣,蓮峰開白花”。像玉做成的山,連空氣都是清凈的了。一座一座的山頭都頂著皚皚白雪,好像開出了潔白的花朵。這不就是我們到青藏高原最想尋找的東西嗎?那種清潔的、離天很近的感覺,那種被晶瑩的雪山環抱著的感覺。

          他還寫了好多別的事情,但最后他發出了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感慨。“明時無外戶,勝境即中華。況今舅甥國,誰道隔流沙。”一個國家如果強大的話,所有的文化,所有的民族都能被他納入胸懷,只要是美好的所在,那就是中華的范圍。沒有人是外人,大家都是一家人,大家都有一個名字叫中華。何況我們和吐蕃之間是那樣血緣相親的舅甥之國,就算我們隔著流沙又能怎樣呢?誰能阻止我們共同構筑一個大中華呢?

          最后看一看,這是我昨天的成果。昨天晚上11點鐘左右我到了布達拉宮廣場,拍到了夜幕下的布達拉宮,右邊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張故宮的圖片。一個是晚上,一個是白天;一個是布達拉宮,一個是故宮。他們可能基石不一樣,在布達拉宮我們看到它的大的片區是白宮這部分,因為它就建在白雪皚皚的青藏高原上。而我們看故宮的話,我們發現了一片一片的金頂,意味著這是一個從黃土之中誕生的文明,有白的、有黃的,這是自然地理的情況。但是大家發現沒有?他們都有一顆紅心,這個紅心叫中華!

          審核 | 閆 永

          監制 | 王翔宇

          責編 | 才麗媛

          制作 | 郭欣欣

          (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編輯:唐煒妮】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亚洲性影院在线看 | 亚洲精品理论国产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