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州包蟲病攻堅戰:重流行區連續三年無新增患者
(重走天路看變遷) 四川甘孜州包蟲病攻堅戰:重流行區連續三年無新增患者
中新網康定8月25日電 題:四川甘孜包蟲病攻堅戰:重流行區連續三年無新增患者
中新網記者 王鵬 劉忠俊
8月下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扎溪卡大草原一片碧綠,牛羊成群。海拔4250米的石渠縣縣城街頭,人來人往十分熱鬧。而在幾年前,這里還是中國包蟲病的重流行區,人們走在路上需提防野狗的追逐。
包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不及時治療病死率極高,因此被稱為“蟲癌”。據2012年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甘孜州人群患病率達1.72%,受威脅人口高達80.5萬人,石渠縣尤為嚴重,個別鄉鎮包蟲病發病率一度接近15%。2015年11月,一場包蟲病攻堅戰在石渠縣打響。
石渠縣疾控中心辦公室主任大理告訴記者,狗是包蟲病的主要傳染源,成蟲寄生在狗體內,蟲卵隨狗糞排出,污染土壤、草地、水源及狗活動的場所,許多農牧民因不注意衛生而患病。因此在攻堅戰中,犬只管理成為重點。
29歲的土登拉姆是德榮瑪鄉草原一村的犬只管理員,負責對犬只進行管理、驅蟲和犬糞無害化處理,還要給村民普及包蟲病防治知識。4年來,她被狗嚇哭過,也屢遭農牧民拒絕,但她覺得這份工作有獨特意義。“我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降低了大家的患病風險。”土登拉姆回憶,村里以前有位老奶奶,以前習慣不戴手套徒手燒牛糞后去捏糌粑,經過她多次勸告,老人改掉了過去的生活習慣。
“全縣共有171位犬只管理員,每條狗還要有‘身份證’,在公安機關批準登記后才能養,其中各機關單位禁止養犬,牧區每戶限養家犬2條,農區每戶限養1條,每個寺廟限養3條。”石渠縣包蟲病綜合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肖通光說,經過幾年“大戰”,全縣犬只包蟲病感染率從2014年29.57%降至2020年的0.86%,家犬登記管理率達100%。
與犬只管理同步進行的是人群防護。近幾年,石渠圍繞寺院、學校、村社、家庭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呼吁全民勤洗手、不喝生水等。在石渠縣每一所小學,孩子們人手一張藏漢雙語的包蟲病知識卡片。德榮瑪鄉中心小學校長土登鷗珠說,孩子們每天學跳“洗手舞”,學習“七步洗手法”,每周學包蟲病防治課程,老師還給他們留了家庭作業,回去教父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會給家人上課,跟他們說牛的內臟不能隨便喂狗,要進行深埋處理。”蝦扎鎮蝦扎中心校六年級學生四郎吉稱,自己偶爾會嚇唬忘記洗手的媽媽,“媽媽,如果你不洗手,還得了病,到我十幾歲,可就管不了我了。”
官方調查數據顯示,通過全民健康教育,石渠縣包蟲病防治知曉率在2020年達到98.13%。
攻堅戰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集中篩查治療及扶貧救助。過去幾年,當地篩查人員翻山越嶺、走村入戶進行全人群篩查成為一種常態。在“虹膜+指紋+身份證”復合篩查技術以及人臉識別等科技加持下,累計完成三次集中篩查、一次查漏補缺。2021年至2023年,將再次啟動新一輪包蟲病篩查。
“目前甘孜州已基本實現包蟲病患者足不出州就能治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膽外科醫生王文濤常年前往甘孜州參與包蟲病患者救治,他告訴記者,華西醫院與當地醫生團隊結對幫扶,為甘孜州培養了一支包蟲病醫療隊伍。截至目前,甘孜州人民醫院包蟲病治療中心成功手術治療的包蟲病患者已超千例,“邊遠地區的藏族患者不用再千里迢迢來成都治療。”
“我接受包蟲病手術后恢復得很好,蟲草季節還能上山挖蟲草。”幾年前,石渠縣瓦須鄉瓦須村的德吉接受了包蟲病手術,如今已經康復,她說,自己做手術不僅沒花一分錢,術后三個月到甘孜州人民醫院復查同樣免費,往返的交通費也報銷,“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看不起病。”
甘孜州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及四川省財政對每例包蟲病手術治療患者共補助2.5萬元人民幣,在各項政策的疊加下,患者手術費用基本實現零付費。目前,石渠縣包蟲病新患者檢出率已連續3年(2018年至2020年)為零,石渠縣包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已通過國家終期評估。(完)
- 專題:重走天路看變遷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7日 14:12:53
- 2024年12月27日 10:47:12
- 2024年12月27日 10:26:37
- 2024年12月26日 17:29:07
- 2024年12月26日 11:24:16
- 2024年12月26日 10:36:25
- 2024年12月26日 10:18:02
- 2024年12月26日 09:52:44
- 2024年12月26日 09:45:05
- 2024年12月26日 07: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