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比什凱克舉行 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 來源:中央電視臺
中新網9月13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13年9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什凱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發表題為《弘揚“上海精神” 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弘揚“上海精神” 促進共同發展
——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2013年9月13日,比什凱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阿坦巴耶夫總統,
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興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峰會,感謝主席國吉爾吉斯斯坦為峰會順利舉行所做的精心準備和周到安排。一年來,吉方為推動本組織發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中方對此高度評價。
面對國際和地區形勢的最新發展變化,并根據成員國維護穩定、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共同訴求,本次峰會把落實《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作為主題,并將批準《條約》實施綱要,規劃本組織未來5年發展的宏偉藍圖,這將為本組織開辟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當前,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既面臨難得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三股勢力”、販毒、跨國有組織犯罪威脅著本地區安全穩定。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各國經濟發展都不同程度遇到困難,進入調整期和恢復期。
對這些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獨自應對。我們必須加強合作,聯合自強。基于上述情況,我建議本組織在以下幾方面加強合作。
第一,弘揚“上海精神”。落實“上海精神”,不斷增進成員國互信,在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開展互利合作,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符合各成員國人民利益和訴求。
我們要高舉這面旗幟,切實落實《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真心實意推動本組織框架內各領域合作,使成員國成為和睦相處的好鄰居、同舟共濟的好朋友、休戚與共的好伙伴。
第二,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安全穩定的環境是開展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必要條件。要落實《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及合作綱要,完善本組織執法安全合作體系,賦予地區反恐怖機構禁毒職能,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應對安全威脅和挑戰綜合中心。
各成員國相關部門也應該建立日常信息溝通渠道,探討聯合行動方式,合力打擊“三股勢力”,為本地區各國人民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環境。
阿富汗是本組織觀察員國,阿富汗局勢走向與本地區安全穩定息息相關。本組織應該支持阿富汗民族和解進程,幫助阿富汗早日實現和平穩定,共同維護地區安全。
第三,著力發展務實合作。務實合作是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原動力。上海合作組織6個成員國和5個觀察員國都位于古絲綢之路沿線。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我們有責任把絲綢之路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一是開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盡快簽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協定》簽署后,建議按照自愿原則廣泛吸收觀察員國參與,從而通暢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中亞到印度洋和波斯灣的交通運輸走廊。
二是商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協定。在充分照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基礎上尋求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廣泛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各成員國合作潛力,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繁榮。
三是加強金融領域合作。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為本組織基礎設施建設和經貿合作項目提供融資保障和結算平臺。同時,盡快設立上海合作組織專門賬戶,為本組織框架內項目研究和交流培訓提供資金支持。用好上海合作組織銀行聯合體這一機制,加強本地區各國金融機構交流合作。
四是成立能源俱樂部。協調本組織框架內能源合作,建立穩定供求關系,確保能源安全,同時在提高能效和開發新能源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
五是建立糧食安全合作機制。在農業生產、農產品貿易、食品安全等領域加強合作,確保糧食安全。
第四,加強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為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打牢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我們要在文化、教育、影視、衛生、體育、旅游等領域廣泛開展合作。
中方在北京峰會上已經宣布未來10年為其他成員國提供3萬名政府獎學金名額。我們愿意同各成員國密切合作,落實好這一項目。
中方將在上海政法學院設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愿意利用這一平臺為其他成員國培養司法人才。
傳統醫學是各方合作的新領域,中方愿意同各成員國合作建設中醫醫療機構,充分利用傳統醫學資源為成員國人民健康服務。
根據各方達成的共識,中方已經率先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建議各成員國和觀察員國也成立類似社會團體,增進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
本次峰會發表的《比什凱克宣言》已就敘利亞問題闡述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立場。我愿在此強調,中方高度關注敘利亞局勢,支持國際社會積極推動停火止暴、勸和促談,呼吁敘利亞沖突雙方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危機。中方支持俄方提出的將敘利亞化學武器交由國際社會監管并銷毀的建議,愿通過聯合國安理會與有關各方加強溝通和協調,為推動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繼續作出不懈努力。
謝謝各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