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岷縣8月7日電 (甄馥睿)一張張白紙上畫著藍天、白云、小伙伴和新房子,這是岷縣災區孩子們用手中五顏六色的水彩筆,繪畫出他們心中的美麗新家。
甘肅岷縣漳縣6.6級地震時隔半個月后,記者再次來到當地受災最嚴重的梅川鎮永星村,山坡上除了臨時搭建的救災帳篷和許多還在清理的廢墟外,這里的孩子們在新建的“帳篷學校”里度過一個與往年不一樣的暑假。
13歲的侯賢宇是最早來參加“帳篷學校”的孩子,他從伙伴們的畫紙上看到了災后的生機。“老師每天都教我們唱歌、讀唐詩、畫畫。”他說,今年的暑假很特別,有很多小伙伴和外面來的哥哥姐姐,大家一起學知識、一起玩耍,“這幾天心情好多了,大家都暫時忘了地震時的恐懼。”
侯賢宇口中的“哥哥姐姐”,是來自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的一批志愿者。他們一行九人,在災難發生之后自發組織了這支志愿者隊伍,而所有經費支出全部來自平時積攢的生活費。
北京社會工作師張靜是災后服務駐點的心理培訓師,她說每天都會有來自省內外的大批志愿者來心理援助岷縣工作站學習。“鼓勵學生適應帳篷學校的新環境,與孩子說話盡量多使用欣賞和鼓勵的語言,鼓勵高年級學生帶動低年級學生合作與創新學習。”
記者在岷縣梅川鎮抗震指揮中心看到,一些志愿者在認真跟著老師學手語并隨著音樂雙手交互輕拍,學習音樂“放松訓練”。
“我們用專業的方法幫孩子們恢復自信。”志愿者李玲玲說。她回憶起初來時的場景,“孩子們的目光呆呆的,不敢跟陌生人說話。”一個多星期的相處,孩子們日漸開朗。“建帳篷學校主要是為災區孩子做一些心理輔導,讓他們漸漸擺脫災難的陰影。”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伴著孩子們的歌聲,今天的課程結束了。“帳篷學校”里放學的孩子們背著嶄新的卡通書包,手里“舞”著漂亮的鐵皮鉛筆盒。從他們稚嫩的臉上已看不到災難的陰影,更多的是得到“哥哥姐姐”夸獎的滿足感。
甘肅省心理咨詢師學會副會長莫興邦說,“心理援助”對災民自信的重建,未來生活的開展很有必要。但是,他擔憂的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不可能長期駐扎災區,最怕的是這項工作后期沒有專業人員。
莫興邦呼吁,“心理援助”還需要當地醫生、老師、社工等特殊行業的人盡快接受培訓,加入到援助的隊伍中來。(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