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7月12日電 題:中美對話尊重差異發揮“龜兔賽跑”精神
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吳慶才
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11日落幕。這場兩國政府換屆后的首次大規模高層對話,展示出中美關系新氣象。
突出一點是雙方面對差異分歧時的坦然和尊重。從始至終,“和而不同、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不時在中美高層發言中出現。
對話啟幕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華爾街日報》發文時即指,中美兩國差異很大,經濟交往又快速增加,無論是看問題的角度還是利益摩擦中都會出現不同聲音,引發爭議和質疑實屬正常。
11日對話閉幕后,汪洋又回憶,自己10年前訪美,當時是想中美如何“求同”,10年后再來,突然意識到中美“存異”也很有必要,因為有差異有不同,世界才有特色,才精彩。
用汪洋的話說,美國不能只有曼哈頓沒有拉斯維加斯,世界不能只有華盛頓沒有北京城,這就像不能只有冬天沒有夏天,只有女人沒有男人,否則肯定“令人掃興”。
美國國務卿克里也表示,中美“永遠不會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但兩國可以享有一種成熟的關系,在出現分歧的領域展開坦誠對話——這正是管控分歧和增進理解的最佳方式。
中美著眼“聚同化異”,隱含處理兩國關系的務實考量。作為目前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利益交融的空間擴大,卻難免在諸多領域存在競爭,而出乎官方意料、突然發生的個體事件,更考驗兩國關系“成熟度”。
重壓之下,“對抗打架”是一種選擇,但汪洋在對話期間明言,縱觀歷史,國與國還是“對話比對抗好,吵架比打架好”,且中美交往史已表明,當年“老死不相往來”沒有解決問題,如今各類對話頻繁,其中不乏“爭爭吵吵激烈辯論”,卻使雙方都受益。
以溝通對話“聚同化異”,還體現出對中美關系的長遠考量。在雙方談判桌上,“老大難”問題比比皆是,從中美貿易失衡到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從美國要求保護知識產權到中國要求放寬對華出口管制,從共識到落實,從紙上到現實,無疑要反復磋商,走一條長路。
由此,汪洋在中美經濟對話開幕式上強調,中美對話需要雙方著眼長遠,不求畢其功于一役,“談得攏就談,談不攏就接著談”,一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主持兩天對話后,汪洋在總結時再次提醒,中美對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又引用龜兔賽跑的故事說,中美關系尤其是經濟合作不可能日新月異,“沒有兔子那樣的速度”,但最重要的是不停頓,“要一起做鍥而不舍的烏龜”。
得益于務實和長遠考量,中美會后公布的成果清單顯示,“鍥而不舍的烏龜”正向前爬行。戰略對話層面,中美決定積極探討重大軍事活動相互通報機制;經濟對話層面,中美決定展開投資協定的實質性談判;對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中美也宣布將建立兩國元首特別代表熱線。
顯然,中美之間的差異分歧也能列出另一份清單。但相信如果繼續發揮務實的“龜兔賽跑”精神,中美在尊重差異分歧的同時,將讓“鍥而不舍的烏龜”爬得更遠。(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