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首頁| 滾動| 國內| 國際| 軍事| 社會| 財經| 產經| 房產| 金融| 證券| 汽車| I T| 能源| 港澳| 臺灣| 華人| 僑網| 經緯
        English| 圖片| 視頻| 直播| 娛樂| 體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視界| 演出| 專題| 理論| 新媒體| 供稿
        字號:

        中國將在2015年前發射天宮二號、三號空間實驗室

        2013年06月12日 12:52 來源:廣州日報 參與互動(0)

        2009年拍攝的國際空間站。新華社發

          多名專家解讀我國未來空間站建設

          關鍵詞: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啟動以來,先后突破天地往返、空間出艙、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空間應用也一直與火箭、飛船等系統的發展同步進行。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實力的提高,今后中國還將發射更多的載人飛船、貨運飛船以及實驗室,并將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間站。

          當民眾對航天發射逐漸習以為常,也就意味著中國人向著熟悉太空、利用太空、享受太空的夢想又邁進了一大步。

          未來天宮二號將接班

          記者:神十是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的第三艘飛船,有人說神十沒有必要發射?

          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如果在神九過程中,有哪些細節需要完善,再做一次載人也是可以的。成功地將兩個飛行器對接,然后成功地將人送入目標飛行器,這樣才使建立空間站探索太空有了實際意義。

          記者:按照兩年的壽命計算,天宮一號使命今年將結束,之后呢?

          戚發軔:之后將有天宮二號上天繼續執行新的任務。在出艙和交會對接任務實現之后,對補加和再生式生命保障技術的攻關將被提上日程。天宮一號不一定能完成所有四項技術的突破,這就要由天宮二號來完成。

          天宮二號依然為在太空建設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而服務。按照設想,到2020年前后,中國將建設首個空間站并有人長期照料,將來在直徑五米的空間站內,可以讓里面的人員不感到局促。

          建空間站四項技術需突破

          記者:建立空間站必須具備哪些技術?

          戚發軔:按照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戰略,第一階段為載人飛船階段,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進入太空成功返回,標志著任務已經完成,第二階段是空間試驗室階段,這是為第三階段將來建設空間站進行技術攻關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有四項關鍵技術需要突破。第一個就是出艙技術,這已經由神舟七號完成;第二個是交會對接技術。這是四項技術中風險較高的,規模大且技術復雜。

          第三項是補加技術,就是在空間站和空間實驗室里需要物質消耗,而且將來人在里面待的時間越來越長,人喝的水,吃的飯,設備的消耗尤其是燃料,這些都要補加,這就需要能運上噸物質的飛船,貨運飛船,它必須能交會對接;第四項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人的吃喝還有氧氣都需要再生。有水就可以喝,水還可以電解為氧氣,只有這四項技術突破了之后,才有可能建立空間站。

          火星探測器2015年后或發射

          記者:繼載人航天和嫦娥探月工程后,中國航天有什么新突破?

          戚發軔:中國正在積極研制火星探測器,有望于2015年后發射。屆時,中國將在火星探測方面,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記者:美國已經有了登陸小行星進行探測的計劃,我們呢?

          戚發軔:我國計劃的探測方式有所不同,不是登陸,而是讓航天器伴隨小行星一起飛行。

          記者:這意味著什么?

          戚發軔:太空是繼陸地、海洋、天空外,人類生活的第四空間。目前,我國已具備進入太空、利用太空的能力。今后一段時期,中國航天將主要致力于在三個方面繼續提高。一是提高空間探測能力,繼續實施載人航天、探月及其他深空探測工程,進一步加深對太陽系的認識;二是提高對地觀測能力,比如我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目前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首顆衛星“高分一號”于近日發射;三是提高信息利用能力,以北斗導航系統為代表,確保2020年按計劃建成北斗衛星全球導航系統。

          記者:目前我們的深空探測能力怎么樣?

          戚發軔:與發射“螢火一號”時相比,目前我國深空測控能力大大增強。2012年我國完成了喀什35米和佳木斯66米兩個大型深空測控站,以及上海65米甚長線射電干涉測量站的建設。隨著這三大站投入使用,深空測控網已正式建成。這有助于我國實現對火星探測器的自主測控。

          建設空間站 關鍵是解決火箭運載能力

          記者:按照設想,我們將在2020年前后將建設載人空間站,這一年國際空間站預計退役,那時我國空間站將是世界唯一的空間站,是這樣嗎?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在2016年左右將建設自己的空間試驗室,在2020年前后將建設載人空間站。而這一年也是國際空間站預計退役之年。如果這一年我國能建成空間站,那時,中國空間站或將成為世界唯一的空間站。

          根據規劃,2015年前,我國將再陸續發射天宮二號、天宮三號兩個空間實驗室。現在的國際空間站,花費10年才搭建而成,發射了上百次,重達400多噸。要想建成真正的空間站,必須要解決火箭的運載能力問題。

          記者:目前空間站發展受到什么因素限制?

          北航教授焦維新:火箭運載能力偏低,的確是我國空間站建設必須突破的難關。我國準備的空間站將包括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每一個艙段至少在20噸以上。再加上一艘載人飛船和一艘貨運飛船,總重量有可能達到七八十噸。只有具備22噸以上運載能力的火箭,才能發射核心艙。目前,我國最先進運載火箭長征二號F的運載能力也只都在10噸以下。

          當前我國火箭運載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就研制了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18噸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1965年開始發射的大力神3C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就達到了13噸。

          長征5號運載火箭的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將首次突破20噸,達到25噸,這將是影響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能否實現,空間站能否實現的關鍵。

          記者:那么大噸位運載火箭目前情況怎樣?

          運載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宋征宇:數字化、無毒無污染的中國新一代系列運載火箭長征5號、長征7號有望在2014年左右實現首飛。預計2021年左右新型火箭的各項技術將趨于成熟,并逐步替代現有的長征2號、3號、4號系列。(本版文/記者賀涵甫、楊洋、杜安娜 署名除外)

        【編輯:賈龍】

        >國內新聞精選: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亚洲伊人五月丁香激情 | 亚洲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 日本久久高清视频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婷婷在线 |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