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時間,足以讓人一輩子難忘。龍門山大斷裂的又一次地動山搖,讓記者再次見證那些感動人心的悲傷與堅強。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一個個可愛的人,令我們刻骨銘心,永志難忘。
沒有恐懼,只有焦急
“上車!”——只有兩個字,卻已經深深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那是從蘆山前往寶興的路上,因路遇塌方,記者正徒步為直播車探路。不想返回途中再遇山石滾落,我們被困在兩處落石點間,電話沒有信號、步話機沒有攜帶、直播車又相距甚遠,幾近絕望中,聽到了這個聲音。
一個著白夾克的年輕小伙子冒險將摩托車停在落石點前,幾乎是咆哮著吼出了這兩個字。在這個素不相識的年輕人臉上,沒有恐懼,只有焦急。此時,山上的碎石仍在不斷滾落……
——李愛斌
堅強面前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20日地震當天,晚上從重災區龍門鄉返回蘆山縣城,搭的是水務局的車。上車時發現,這輛車的車門已經被砸得嚴重變形,擋風玻璃也變成了“蜘蛛網”。車上的縣水務局副局長張偉和司機高治東兩人,從上午8點開始巡查災情,直到晚上還顆粒未進。在大災面前,堅強的災區干部群眾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葉建平
村民們“約法三章”
距蘆山縣城31公里的雙石鎮石鳳村唯一進村道路被地震損壞,救援物資無法靠車輛送入。在村里黨員和干部組織下,上至65歲的婦女,下至7歲的孩子,組織起一支300多人的救災物資搬運隊。在記者隨他們穿密林、趟小溪、鉆石縫搬運的過程中,見證了他們的艱難和有序。當得知村民們“約法三章”,物資首先留給解放軍和武警,剩下的統一運送、統一分發、照顧老弱病殘和傷員時,我們深深地被這些災區農民的純樸和善良所感動。
——李紫恒
“我們來掃廁所”
強烈地震使災區斷水斷電,沒有水的日子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可想而知。25日早晨,記者在寶興縣武裝部廁所里看到,兩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穿著迷彩服在反復打掃沖洗廁所,其認真程度不亞于賓館的服務員。經詢問得知,他們一個叫岳銳,一個叫蘇鵬,還都是初中學生。“我們來掃廁所。”他們在用微小的力量,干著人們最急需的事情。
——蔣作平
知恩圖報,愛灑人間
24日下午,在災區天全縣新華鄉落改村村口,一輛來自茂縣滿載礦泉水的大卡車正在卸貨。由于連日奔波,司機李志的臉上顯得有些憔悴,但眉宇間卻透著堅定和倔強:“汶川地震時,茂縣是重災區,當時全國人民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這次蘆山受災,我們感同身受,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楊三軍
灰色災難中抹不掉的亮色
24日晚7點多,從蘆山縣大川鎮采訪后返回龍門鄉途中,車輛拋錨,在等待接應時,附近的老鄉多次請記者去家中吃飯,一個小女孩撐著傘走過來說:“叔叔下來吃個飯吧。”
那一幕,深深印在記者腦海里。在全國人民為災區情況揪心的時候,受災群眾展現的樂觀堅強和給予救災人員的溫暖,始終是灰色災難中抹不掉的亮色。
——陳煒偉
因為她再也無法采擷的毛邊綠茶……
到蘆山的第二天,為一個素不相識的、躺在棺木里的老奶奶落淚了。她是大川鎮在本次地震中唯一的遇難者容彩榮。流淚,因為她的身后,是顧不上自家安危跑來幫忙的鄉鄰;因為她年僅9歲卻已知道做飯、洗衣的孫女;因為那畝茶園中她再也無法采擷的毛邊綠茶;因為她為生活奔忙、遠在異鄉的兒女。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憂傷將伴隨他們一生一世。
——吳光于
說完她別過頭,哭了
蘆山縣龍門鄉古城村張家溝組的婦女李本雙,在地震發生的10天前失去了丈夫,地震前一天剛剛辦完喪事。她說,鄉鄰那里借來操辦白事的東西還沒來得及還,地震中家里5年前蓋起的房子遭到嚴重損毀。因為丈夫的病,這半年多來雙胞胎兒女雙雙輟學。訴說起這接二連三的不幸,這位堅強的婦女不曾在記者面前落淚,當被問及現在最大的難處時,她眼圈紅了:“就是希望兩個娃娃能再回到學校上學,但是家里實在沒有錢了。”說完她別過頭,哭了。
——吳丹
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閑事?
在蘆山采訪了5天,又被派往雅安參加一項報道。車走著走著,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馬路兩旁沒了標語,沒了帳篷,面館門前有人賣花,放眼望去又是綠油油的。快下雨前的陰郁天氣,卻讓人覺得這里明晃晃的睜不開眼。兩個世界的切換,有一腳踩空的不安。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閑事?
——易凌
希望在前方,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果斷、迅速、熟練,前后僅用2個小時,資陽軍分區救援官兵便搭起一頂頂應急帳篷,讓身處龍門鄉紅星村的群眾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就擁有了一個臨時的家。見到即將入住的“新家”,紅星村村民臉上露出了笑容。一位孕婦站在“自家”帳篷門口,好像是在跟未來的寶寶說著什么;兩個小男孩拿起自制的球拍,撿起一顆小石塊,開心地打起了“球”。在兩個孩子的眼中,看不到災后的悲觀。他們的活力預示著紅星村災后重建的光明前景。
——周相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