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規劃實施的五年,是中國和平發展進程中至關重要的五年,也是外交工作迎難而上、開拓創新、大有作為的五年。”
“‘十二五’時期,國際形勢有望保持總體和平穩定,我國總體有利的外部環境不會改變,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外交部長楊潔篪日前在釣魚臺國賓館接受采訪,向記者介紹了過去五年我國外交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了當前以及未來五年我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并就中美關系、周邊外交以及公共外交等一系列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問:“十一五”期間中國外交成績顯著,您能否談談主要有哪些特點和亮點,積累了哪些寶貴經驗?
答:“十一五”規劃實施的五年,是中國和平發展進程中至關重要的五年,也是外交工作迎難而上、開拓創新、大有作為的五年。外交工作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辦好了喜事,辦妥了難事,辦成了大事,推動全方位外交取得新進展。
有五件大事影響深遠:成功舉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以及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建設性參與應對世界氣候變化。這五件大事體現了中國有什么、給什么和爭什么:中國有著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和承擔更多力所能及的國際責任的積極意愿;中國給全球經濟恢復增長注入信心和希望,給世界提供越來越多的公共產品;中國爭的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平等地位和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五件大事將中國加速推向世界舞臺的顯著位置,表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
具體來講,主要做了七個方面工作。一是以首腦外交為統領,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我國領導人多次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等重大多邊和雙邊活動,有力推動了國際體系改革和雙邊友好合作。二是以全方位外交為主線,全面推進與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積極拓展各領域外交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外交布局。三是以經濟外交為著力點,以政促經,配合推動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促進能源資源等各領域合作。四是以安全外交為保障,穩妥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堅決打擊和遏制“臺獨”、“藏獨”、“東突”等分裂活動,有力維護了國家穩定大局和主權安全利益。五是以“外交為民”為宗旨,穩妥處理撤僑、人質解救、勞務糾紛等重大突發事件,完善領事保護機制,有效維護了海外合法權益。六是以公共、人文外交為平臺,把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作為重要契機,積極推動軟實力建設。七是以理論創新為動力,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大力提高科學辦外交的能力和水平。
五年來,外交工作在錯綜復雜的形勢下不斷推進,我們的重要體會就是要做到六個“堅持”,即:堅持黨對外交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堅持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開展外交工作;堅持把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放在首位;堅持充實和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堅持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宗旨和原則。
問:中美關系是我國大國外交中的重要一環。您如何看待中美關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答:近年來,在中美共同努力下,兩國關系總體保持穩定發展,確立了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的定位,并就穩步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伙伴關系達成重要共識。雙方各領域互利合作穩步推進,在全球性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上保持著有效溝通與協調。但兩國關系并非一帆風順。我們敦促美方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中美聯合聲明的原則和精神,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干涉中國內政。
中美在一些問題上看法不一致,應通過坦誠對話增進互信,妥善處理。中美之間的關系應是合作共贏,而非“零和”博弈。全球化使中美利益更加廣泛地聯系在一起,雙方應該在眾多領域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我認為,新形勢下推進中美關系有三點尤為關鍵:
一是要相互了解,增進互信。中國要了解美國,美國同樣也要了解中國。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要加強互信,就要學會尊重對方的核心關切,去除舊的思維定式,堅持相向而行。
二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應尊重中美社會制度、文化傳統、發展階段不同等客觀現實。不應去謀求改變對方,更不應把自己的模式強加于對方,而應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處理摩擦和分歧。
三是要擴大合作,互利共贏。通過把雙方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使兩國人民在擴大交往中獲得更多實惠,使兩國經濟通過彼此合作得到更好的發展。采取保護主義,打貿易戰、“貨幣戰”等只能使雙方利益受損,給雙邊關系帶來更多麻煩。
問:周邊外交在中國外交全局中占據重要位置,您如何評價當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
答:我認為,亞洲正處于一個歷史性發展變化的重要時期。亞洲國家成功抵御金融危機,實現經濟較快增長,區域合作蓬勃發展,人文交流持續擴大,國際地位明顯提升,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同時,由于歷史和現實等原因,亞洲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不時影響地區穩定,實現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仍然任重而道遠。
中國始終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與周邊各國友好合作全面發展。政治上,我們同亞洲各國高層交往密切,互信不斷增強。今年,我國同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實現了高層互訪。經濟上,我們致力于促進互利共贏,利益融合加深。我國與亞洲國家貿易總額年均增長超過20%,連續多年成為亞洲最大進口市場和日、韓、印等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亞洲已成為我國設立境外企業最集中的地區。安全上,我們主張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推動談判解決朝核等地區熱點問題,反恐、防擴散等合作也不斷加強。人文交流上,我們大力推動教育、文化等合作,亞洲國家來華留學人數一直保持在10萬人以上,我們在亞洲地區建立了100多所孔子學院和學堂。區域合作上,我們積極參加10+1、10+3、中日韓、東亞峰會、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機制合作,并為這些機制的發展完善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也歡迎有關國家在區域合作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形成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地區合作格局。
中國將繼續致力于同各國一道,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亞洲。
問:您擔任外長以來一直十分重視公共外交工作,請問您怎樣看待公共外交的作用,做了哪些工作?
答:公共外交不同于傳統外交,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各界普遍參與,借助傳播和交流等手段,向國外公眾介紹本國國情和政策理念,向國內公眾介紹本國外交方針政策和相關舉措,以獲取國內外公眾的理解、認同和支持的一種特殊外交形式。我們加強公共外交,引導國際社會形成正確的“中國觀”,促進國內民眾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外交工作,這十分重要。
這些年,我們不斷加大對公共外交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了公共外交體制機制,如設置“外交部公眾開放日”,在外交部新聞發布廳舉辦“藍廳論壇”等。圍繞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重大活動,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在全球掀起“中國熱”。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共外交工作將會取得更大成果。
問:請問“十二五”期間我國外交工作有哪些重要部署,重點在哪些方向和領域?
答:“十二五”時期,國際形勢有望保持總體和平穩定,我國總體有利的外部環境不會改變,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外交工作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許多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困難和挑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外交為國家發展服務的主線,堅定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創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繼續推進大國關系,構筑總體穩定、相對均衡、合作共贏的大國關系框架。不斷深化周邊睦鄰友好,鞏固和平穩定、共同發展的有利周邊環境。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誼,夯實其在我國外交全局中的基礎地位。積極參與多邊合作,在國際體系改革中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扎實推進經濟外交,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大力開展安全外交,維護好我主權安全利益。積極開展公共、人文外交,大力推動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建設。我相信,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外交工作一定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記者 錢彤 劉華)
參與互動(0) | 【編輯:劉羨】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