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今日參加首屆“藍廳論壇”活動,并發表講話。以下為講話全文:
用信心與合作共筑亞太未來
——楊潔篪部長在首屆“藍廳論壇”上的講話
(2010年12月1日)
尊敬的各位使節,
尊敬的企業家代表,
各位專家、學者和媒體朋友們:
很高興參加首屆“藍廳論壇”活動。我想,之所以把論壇取名為“藍廳論壇”,是因為藍色讓人聯想到大海和天空,既包容萬象又蘊含熱情與活力,契合了和諧共存、開放共贏的理念。它寓意著我們將以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汲取各界智慧,深化對話交流;以縱論天下的開闊視野,把握時代脈搏,共謀發展大計。相信“藍廳論壇”將架起一座外交與民眾、國內與國際相互交流溝通的橋梁,使中國外交更好地走近民眾,走向世界。
本次論壇選擇“亞太地區形勢和中國的政策”為主題,很有意義。當前,亞太的發展為各方普遍關注,中國又是亞太地區的一員,加強對有關問題的探討,有利于我們增進互信,凝聚共識。我愿就此與大家溝通交流。
對于21世紀的亞太,人們曾經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亞太人文薈萃,潛力巨大,前景光明。也有人認為亞太問題叢生,麻煩不斷,不容樂觀。如今,當21世紀第一個10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回顧亞太發展進程,我們不難發現,盡管亞太地區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挑戰,但謀和平、維穩定、求合作、促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亞太正在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生機與希望的地區。
——亞太戰略地位從未象今天這樣重要。
過去10年,亞太地區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持續上升,已成為國際影響不斷擴大、新興經濟體成長十分顯著、區域合作機制建設積極活躍的地區。亞太經合組織21個成員擁有世界40%的人口、54%的經濟總量和44%的貿易總量,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機制,為促進共同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亞太各種區域合作機制蓬勃發展,新倡議、新設想不斷涌現,體現了各方合作應對挑戰的強烈愿望。盡管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亞太經濟的深層次影響不斷顯現,地區熱點時有升溫,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給亞太的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但總的看,亞太國家經濟總體向好,圍繞后危機時期發展方式的變革競相展開,國際地位繼續提升,將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亞洲發展勢頭從未象今天這樣強勁。
過去10年,亞洲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得快速發展,成為增長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區之一,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日益突出。亞洲國家面對兩場金融危機,團結自強、通力合作,主要依靠自身力量,不僅維護了經濟穩定,也為未來發展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亞洲國家總結出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立足自身國情,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著力提升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與此同時,亞洲秉承開放精神,積極擴大與歐洲、非洲、北美、拉美等地區的務實合作,加快自貿區建設步伐,迎來了新的發展和跨越。
對于亞洲的發展,我想用三個“50%”來說明:一是亞洲整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19世紀,亞洲GDP曾占全球的一半,此后一度衰落。20世紀以來,亞洲國家勵精圖治、奮起直追,重返經濟發展的快車道。2009年亞洲國家經濟總量已占世界的近1/3 ,據一些國際權威經濟組織預測,到本世紀中葉,亞洲將重新占據世界經濟的50%。二是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早在五年前,東亞區內貿易總額就已接近3萬億美元,占其外貿總額的比重超過50%。東亞區域合作更是取得長足進展,東盟、10+1、10+3、中日韓、東亞峰會等各種機制日益完善,形成了優勢互補、協調并進的良好局面。三是亞洲國家人文科技等領域潛力巨大,軟實力不斷增強,為亞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公布的數字,亞洲科研人員數量在全球所占比例已由2002年的35.7%增加到2007年的41.4%,這一數字很可能在未來數年里提高到50%。一個生機勃勃、和平發展的亞洲日益呈現在世人面前。
——中國與亞太關系從未象今天這樣緊密。
過去10年,中國與亞太的發展相伴相隨、相互促進,共同開啟了亞太發展的新時期。中國作為亞太大家庭的一員,與各國共同肩負著維護本地區繁榮穩定的重要使命。我們深知,沒有良好的地區環境,中國就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中國的發展也為亞太地區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睦鄰友好政策,愿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與所有國家開展友好合作,共同營造一個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中國與周邊國家不僅有源遠流長的傳統友好的基礎,更有日益增長的共同利益。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國與亞太國家的互信在共度危機中更加深入人心,互利合作在借重互鑒中持續全面發展,各領域合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中國同亞太各國政治交往日益密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政治對話成果豐富。今年我們同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實現了高層互訪和交流,累計超過60起,來華出席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亞洲國家政要接近50位。各部門、各層次的交流對話也已全面展開。
中國同亞太各國經濟合作不斷深化。10年間,中國同亞太國家貿易額持續增長,中國十大貿易伙伴中,有8個來自亞太地區。中國與亞洲國家貿易同期增長了近3倍,連續多年成為亞洲最大的進口市場,以及日本、韓國、印度、越南、蒙古等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十一五”期間,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的60%以上是在周邊,亞洲已成為中國設立境外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中國積極擴大與亞太國家財政金融合作,設立總額2000萬美元的“中國APEC合作基金”,同馬來西亞、印尼、韓國簽訂總額達3600億人民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國同亞太國家和衷共濟,相互扶持,進一步深化了務實合作,有力地推動了亞太經濟的復蘇和發展。
中國同亞太國家安全合作持續拓展。中國致力于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議,大力推動六方會談進程,在解決熱點問題上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積極參加東盟地區論壇等安全對話機制,與地區國家開展反恐、防擴散、打擊跨國犯罪、公共衛生等安全合作。中國堅持以事實為基礎,根據國際關系基本準則,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和解決領土海洋爭端。在印度洋海嘯、巴基斯坦水災等自然災害面前,我們感同身受,慷慨相助,及時提供各類救災援助,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
中國同亞太國家人文交流更加廣泛。中國積極推動亞太經合組織人員交流,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合作,不斷擴大教育、文化交流對話。10年來,來華的亞洲國家留學生人數逐年遞增,去年已超過16萬人,占外國來華留學生總數的3/4。我們在亞洲建立了100多所孔子學院和孔子學堂,在韓國、日本、蒙古等國設立了中國文化中心,積極為亞洲發展中國家開展人員培訓,五年來僅為東盟國家就累計培訓14,000多名各類人才。
中國致力于同亞太國家共同推動區域合作機制建設。中國主張立足本地區多樣性突出的特點,本著協商一致、循序漸進、先易后難、開放包容等原則,堅持以現有機制為平臺,各種機制優勢互補,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地區合作。今年1月,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為擴大雙方貿易投資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使世界上近1/3人口得到實惠。中國支持“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同有關國家一道,共同推動公路、鐵路、航道、港口等建設。10+3合作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呈現出強大生命力,實現清邁倡議多邊化,建成1200億美元的區域外匯儲備庫和7億美元的區域信用擔保和投資基金。中日韓合作也邁出新步伐,確立了2012年完成三國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的目標。中國積極推動亞太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支持將APEC打造成地區重要的經貿合作平臺。中國歡迎有關國家在區域合作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對任何有利于亞太地區經濟融合和共同繁榮的合作倡議,都持開放和歡迎態度。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