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廣西一煤礦突擊提拔7礦長助理下井 稱與規定不沖突(2)

        2010年09月22日 06:16 來源:中央電視臺-新聞1+1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主持人:

          您看這些事情是誰發現的呢?就像在短片里面反復說的,是由一名記者發現的,是他發現這個礦山的領導沒有下井,但是誰應當最先發現這件事,應當是礦工發現,礦工一旦發現沒有礦山領導下井他就有權說“不”,因為我們這個通知已經賦予了他這個權利。《人民日報》今天有一個評論,這個評論的題目特別有意思,它說假如礦工有權說“不”,假如這兩個字就使我們想礦工到底有沒有權說不呢?

          王錫鋅:

          我覺得《人民日報》今天這個評論的標題非常耐人尋味。

          第一,它用的這個假如正如你剛才提到的,如果我們看安監總局發的規定里面,它在第十二條中的確明確賦予了礦工說“不”的權利,如果沒有領導班子成員帶班下井,我可以拒絕下井工作,而且煤礦還不能夠因此來降低我的工資、待遇,也不能解除合同,好像寫得比較清楚了。既然已經在條文上寫得那么清楚了,好像是有了,那為什么這個標題用的又是假如呢?耐人尋味之處這是第一,第一我認為這樣說“不”的權利到底能不能說出來,或者說出來了以后煤礦的領導會不會聽。

          主持人:

          那好,我們就來說這個問題,對這樣的一件事兒是所謂的礦長助理,根本就不是礦長下的井,為什么當地的礦工沒有直接把這件事情說出來?

          王錫鋅:

          其實我相信毫無疑問大家是知道的,這種為了落實這樣一個通知、落實這種規定,臨時來提拔一些人做礦山助理,然后把他們當作領導下井,工人是最清楚的。

          主持人:

          是。

          王錫鋅:

          按照這個規定或者說按照礦工切身的利益,以及安全生產對他們的重要性來說,他們也完全有這樣的積極性去舉報,去把它說出來。但之所以沒有說出來,我考慮:第一,如果你去舉報了,后續擔心會不會有一種很好的處理,因為我們看到很多時候有各種各樣的反映舉報,但向誰舉報,舉報以后在程序上如何處理,如果不落實反映舉報信息出去以后,自己可能會有些擔心;第二,可能涉及到我們通常說的沒有組織、沒有集體的情況下,假如一個個人他說“不”,我拒絕下井,或者我去舉報,而其他的工人因為沒有一種集體的行動,在這種時候他采取仍然是下井,這時候采取真正按照規定來說“不”的這些人,可能真的會有很大的擔憂。

          主持人:

          您說的這個就等于,假如咱倆都是礦工,我說不了,我說因為領導沒下井,所以我不選擇下井,但是你下了,所以說我們兩個的利益在這個時候并不完全相同?

          王錫鋅:

          不完全相同,因為的確每一個礦工他有一些不同的考慮,也有一些不同的期待,所以一旦工人相互之間沒底,不清楚對方,這時候冒然地說“不”,或者冒然地去舉報,他不得不去面對一些他自己很害怕的因素。

          主持人:

          所以換句話說,雖然說通知賦予了他們這個權利,但是誰真的讓他們心里面有這個底,我可以行使這個權利?

          王錫鋅:

          沒錯,這也就是我們從這個標題里讀的,本來規定寫得很清楚,你就有說“不”的權利,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還只能說假如工人有這個說“不”的權利,實際上在這里問題很清楚,對我們來說通知將來要真正落地,硬規定不要碰到軟執行,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如何讓工人寫在這上面說“不”的權利能夠真正地硬起來,能夠落實。

          主持人:

          國務院明文通知要求礦山的領導必須下井,這個規定應當非常清晰了,但為什么在一些地方能夠被一些人鉆了空子呢?我們的節目稍后會繼續討論。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2005年時任安監總局局長的李毅中接受白巖松專訪

          李毅中:

          我們過去叫工人三班倒,班班見領導,我們石油系統也好,我們其它工業部門也好,工人身上有多少汗,我們干部身上有多少汗,工人身上有多少油,我們干部身上有多少油。

          解說:

          今天,環境變了,人心似乎也變了,工人三班倒,班班見領導,成了井下普通工人想也不敢的事。看看五年前國務院的規定,礦企領導原則上每月下井次數不得少于四次,但遺憾的是僅僅這四次的要求卻仍然無法得到很好的貫徹。

          今天7月17號到18號,河南、陜西、湖南、甘肅、遼寧五省接連發生五起煤礦事故,我們基本上都沒有看到有礦領導在現場帶班。

          黃毅(國家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

          真正落實這項制度的不太多,所以發生了很多起礦難,但實際上真正在現場帶班的(領導)并沒有,說明這項制度沒有很好的落實。

          解說:

          兩個月前的7月7號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再次發布鐵腕規章,要求煤礦和非礦山礦領導必須帶班,必須要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這應該是國家為整頓礦山安全生產而出臺的一項重要舉措。

          黃毅:

          領導與職工在一起,你的思想感情就會發生變化,你就會設身處地為這些職工來著想。

          解說:

          25天之后,8月25號,國家安監總局就礦長下井的執行細則公開征求意見。9月9號,他們正式對外公布了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及安全監督檢查規定,并且進一步明確了下井領導的身份和職責。

          彭建勛(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

          關于煤礦領導帶班下井人員范圍擴大到了副總工程師,主要考慮一是多數煤礦領導班子職數適應不了每班必須有礦領導帶班下井,并且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的要求;二是煤礦副總工程師熟悉全礦井的生產系統,具備帶班下井的知識和能力。

        參與互動(0)
        【編輯:朱鵬英】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思思热精品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婷婷日韩欧美亚洲 |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日韩成人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