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新加坡再逼改革
所有這些問題,具有多年主政經驗的王榮已經深刻地感受到了。在深圳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王榮毫不留情地說,“守攤子沒有前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蘇州任內大力推行“自行先行先試”的他,向臺下的代表委員們吐露心聲,“必須重新煥發特區‘拓荒牛’那種激情和膽魄,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迎難而上、克難而進,勇立潮頭、再創新業,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在新的起點上‘走出一條新路’!”
因此,在這個背景下,王榮公開提出“叫板新加坡”,與其說是為深圳樹立前進的榜樣,還不如說是通過“叫板”世界最具制度活力、社會最為和諧的先進城市,倒逼深圳重新起飛。
事實上,現代新加坡的締造者李光耀,從經濟特區成立就一直關注深圳。深圳前市委書記李灝回憶說,李光耀政治敏感性非常高,對特區的作用、功能、前景看得最透徹,“他對我說,‘中國不能沒有深圳,因為它是改革的試驗田;深圳的試驗如果成功了,說明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子是走得通的。’”
而王榮也是李光耀在中國的優秀“學生”。就在王榮突然調往深圳的兩周前,在中國和新加坡旗艦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15周年慶祝活動上,當著王榮,善于挑刺、吝于表揚的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數次用了“青出于藍”四字做結。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蘇州工業園區GDP達1120億元人民幣,人均GDP接近新加坡水平。
就國內官員與新加坡了解深入程度而言,曾訪問過新加坡、與該國官員頻繁接觸的王榮,應該知道深圳特區“叫板”新加坡、超越新加坡,決不僅是經濟指標,而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表述,深圳要在2015年實現GDP總量1.5萬億元的目標,接近新加坡的總量水平。“‘十二五’末,預計深圳互聯網、新能源、生物三大新興產業產值規模將超過6500億元,估計能夠形成將近3000億元的增加值。在目前8200億元的基礎上GDP五年翻一番,并非難事。”深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胡恒芳告訴《瞭望》新聞周刊,真正的難度是如何趕超新加坡的制度優勢。
深圳大學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呂元禮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中也深有感觸地說,“跟新加坡叫板,既要注意物質文明的趕超,更要注意制度文明的趕超。在物質文明上趕超新加坡,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在制度文明建設上趕超新加坡,則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他認為,新加坡政府的依法執政、為民執政和廉潔執政是中國政府最值得學習的地方。
比如,人民行動黨為什么能夠在自1959年以來十一次大選中連續獲勝,贏取政權。批評者認為人民行動黨屹立不倒,就是因為該黨對付敵對者向來毫不留情。李光耀說,錯了,如果人民行動黨違背了同人民的信約,早就被踢出局了。他所說的信約,是指該黨立志改善民生、建設國家的誓言和承諾。呂元禮對此印象極為深刻,“其牢記之真、履行之實,在長期執政的政黨中難能可貴。”
2005年,李光耀在“世界道德和廉政論壇”上發表演講,“沒有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能免于腐敗。最重要的是只要核心領導沒有貪污腐敗,貪污問題就能夠逐步消除。中國和越南得做好準備,對付政府最高領導層里的‘大魚’。”
或許正因為這些,1990年11月28日,在吳作棟就任新加坡總理的典禮上,新加坡前副總理拉惹勒南感觸地說,“1959年,李光耀宣誓就職時,大家都穿著白衣白褲,看起來像比較過得去的無產階級。今天,我們都穿著大衣領帶,腳下還穿著名貴鞋子,卻不必為此而感到羞愧。”
采訪最后,胡恒芳告訴本刊記者,“叫板”新加坡,深圳面臨的壓力不言而喻,“但再難,我們也必須用行動對18年前小平的囑托作出回應。”他所指就是: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時在深圳指出,“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我們應當借鑒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記者王健君 實習生俞澤陳彥)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歆】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