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的“事故后有表彰無問責”并非個案,而在有些事故的事后處理中經常出現:壞事成了好事,救援掩蓋了反思和責任。
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7月16日發生的輸油管道爆炸火災事故,國家安監總局和公安部已有定論,認為事故暴露不少問題,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及相關單位對事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據《中國經營報》報道,該公司在尚未總結教訓和追究責任之時,卻召開了“火災事故搶險救援表彰大會”,該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及下屬9個單位和197人分別被授予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稱號。
事故之后沒有反思和問責,沒有總結和懲罰,卻以“搶險救援”的名義開起了表彰大會。事故后沒有問責大會只有表彰大會,事故責任人不受追究反受表彰,這是輸油管爆炸火災的“次生事故”。一次輸油管爆炸帶來的只是有形的財產損失,而一次失衡的獎懲和謬獎,則嚴重得多,既混淆了社會對是非的理解,又傳播了諸多的負面暗示。
事故之后,并非不可表彰。從事故中許多人的表現看,確實值得表彰和獎勵。在這次火災事故搶險救援中,員工確實表現出了臨危不懼、忘我戰斗的英雄精神,對抑制火災險情進行了殊死的奮戰———正像創造了王家嶺生命奇跡的生死救援一樣,救援對控制災難蔓延和減少事故損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救援畢竟只是救援,是先有失職導致的事故,然后才有救援。搶險再偉大,救援再成功,也只是事后的補救,永遠不能遮掩“事故何以發生”這個“救援前問題”。
一個健康的激勵體制下,犯錯者受罰,立功者獲獎,分明的獎罰,才能形成正向的激勵。就拿大連中石油發生的事故來說,救援中立功的人當然應該獎勵,可獎勵前應首先對導致事故的責任人追究責任,嚴懲有關失職者。
國家安監總局的通報顯示,事故暴露了許多問題:事故單位對所加入原油脫硫劑的安全性可靠性沒有進行科學論證,原油接卸過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港區內原油等危險化學品大型儲罐集中布置等等———調查結論早出來了,大連中石油為什么不首先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呢?
讓人憂慮的是,發生在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的“事故后有表彰無問責”并非個案,而在有些事故的事后處理中經常出現:壞事成了好事,救援掩蓋了反思和責任。不少安全事故最終異化為一次分享獎勵的機會,而反思和問責被拋到九霄云外。
獎懲分明的社會,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可毋庸諱言,我們在很多時候獎勵機制過剩而懲罰體制明顯跛足,獎懲嚴重失衡———尤其是對許多公權力機構和國有經濟部門,在獎勵上形成了一套非常發達、完備的體系。而懲罰和問責機制卻相對落后,缺乏最嚴厲的懲戒和處罰機制。
為什么許多同樣的悲劇會不斷重演,許多同樣的問題會不斷涌現,無數試過的錯會一錯再錯,都可以從這種失衡的獎懲中找到答案。就拿大連中石油來講,只有表彰會,而沒有問責會,甚至事故責任人反受表彰,誰會從事故中吸取教訓呢? □曹林(媒體人)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