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十堰8月9日電(上官純青 李琳)2014年,來自漢江的一渠清水,將一路奔流送北京,緩解北方水危機。而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庫區需移民約33萬人,其中湖北省移民約18萬人,需在省內外遷安置約8萬人。這是繼三峽大移民后,中國最大規模的移民工程,移民工作事關整個南水北調的成敗。隨著8日湖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規模移民外遷拉開帷幕,記者趕赴移民搬遷和安置一線,走訪庫區和安置區,傾聽移民心聲。
湖北十堰市鄖縣楊溪鎮關門山村一組的移民王士斌,為了南水北調,經歷了兩次搬遷三次建房,而他毫無怨言,積極樂觀。
早在1968年,丹江口水庫修建蓄水,王士斌舉家后靠,當時的情景,他記憶猶新。16歲就在生產隊里掙工分,晚上還要往建房處運木料,每人補助的70元建房款全部用于建房了。后靠移民的土地幾乎是在山上開荒坡,在河里拾點消落地,每逢遇到干旱和水災幾乎顆粒無收。在政府的扶持下,隨著黨的惠民政策逐步實施,日子漸漸好起來了,他于1995年重新建了兩層小樓,居住條件大大改善。
這次南水北調,王士斌再次成為搬遷戶。全縣移民工作啟動后,他有些顧慮,決定去安置點潛江市看看。到了安置地,王士斌看到,那里地勢平坦,一眼望不到邊,收割莊稼全部機械化,優越的條件頓時吸引了他,他動心了�;丶液螅跏勘笾鲃酉蜃筻徲疑崦枥L:“我們要搬到江漢平原啦,從此住進了城。到了那里可以養魚、養蝦,還可以種蓮藕、大棚蔬菜等,年輕人還能進工廠。”在他的勸說和帶動下,村民們的思想發生很大轉變,顧慮消除,都表示支持搬遷。
王士斌還是村里遷安理事會代表,多次到安置地監督建房質量,參與了建房的全過程。他深有感觸的說:“兩次搬遷大不同,這次可搬進了福窩窩。第一次搬遷,國家還不富裕,各項補償很低。現在國家富裕了,移民政策很優厚,有補償,還有‘六個一’的安置目標�!币粋€普通的移民,道出了他兩次搬遷的真實感受。
談起潛江市王場鎮高標準規劃的移民新區,一排排歐式住房,學校、衛生室等各種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完備。王士斌高興的告訴記者,他家各項補償共16萬余元,5口人的后期生活扶持6萬元,一家人將獲得各類補償20多萬元。“這次搬遷實惠大呀!”王士斌滿懷憧憬地說。
據湖北省移民局副局長彭承波介紹,8月8日開始,湖北全面啟動丹江口庫區外遷移民大規模搬遷安置工作,確保在10月底前完成全省外遷移民搬遷任務。
![]() |
【編輯:謝宏鈺】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