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6日電 據“中國時報”六日報道,國際科學研究團隊日前在北冰洋極北地區海底發現一個高溫地熱流活動區,富含礦物質的濃稠水柱從區內地殼裂口噴涌而出,狀似“海底黑煙囪”,且熱液溫度達攝氏四百度以上,是地球上已知的位置最北端海底地熱出口及最高溫海底涌泉。
這個海底地熱活動區周邊生機蓬勃,存活著許多特殊生物群落,宛如一處海底“生命綠洲”。
地熱出口區 煙囪最高四層樓
由挪威柏根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德國布里曼大學以及洛桑瑞士聯邦科學院組成的科研團隊,在格陵蘭島與挪威之間的大西洋中洋脊海域,北緯七十三度的海面下三公里處,發現共包括五個“黑煙囪”的海底地熱流出口群,其中最高的“煙囪”有四層樓高。
科學家們在七月底以遙控探測設備對此噴口群進行探究,并拍下了海底熱液排出的場景。科研船此行獲取了大量海底影像數據和硫化物、生物采樣,對中洋脊擴張中心的地質、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等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調查。人類之前已在各大洋底部深海位置發現多處類似的“海底黑煙囪”,而這次的新發現座落在其它已知地熱噴口北邊一百九十多公里處。
礦物供養分 活躍至少數千年
據科研團隊指出,海底地熱裂口是海底地殼沿中洋脊破裂帶錯動擴張所造成。隨著地殼錯動擴張,海水滲進地殼下遭遇熾熱的巖漿形成熱液,而熱液又攜帶礦物質從噴口處返回海中。海底熱液排出后遭遇冰冷海水,導致熱液中溶解的硫化物遇冷凝固,凝固的礦物質在裂口周圍不斷堆積,形成巨大的“煙囪”。
一般情況下,地理位置越北,地殼擴張速度越慢。而在極北地區,地殼擴張極緩慢,竟然還會產生熱液出口群,實屬罕見。
新發現的活躍“煙囪”大部分都是黑色,由于熱液排出的鐵元素被氧化,老“煙囪”逐漸變得斑斑駁駁。其中最大的“煙囪”,底部直徑大約為二百五十公尺,頂部直徑大約為九十公尺。科研人員根據堆積物的體積判斷,這片海底地熱出口集中區肯定已活躍了至少數千年。雖然海底缺少生命所需的陽光,但是熱液中的黃金等礦物微粒還可以為海底生物提供養分。因此,在地熱噴口的周邊區域生活著大量的微生物。
生態極不同 疑為生命起源處
初期觀測結果顯示,北極熱液出口周邊的生態系統與其它海底地熱裂口的生態系統有著明顯的不同。若干科學家甚至認為,海底地熱液噴口可能是地球生命起源的最理想環境。
海底熱液研究處于當今科研的前沿,由于巨大的“熱通量”(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發射或接收的熱能)、海底熱液生物、“黑暗生物鏈”等與生命起源有關的因素存在,海底熱液活動區域“煙囪”的周圍,存活的長管蟲、蠕蟲、蛤類、貽貝類,還有蟹類、水母、藤壺等特殊生物群落,成了極佳的天然海底實驗室。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