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走,向上走
產業的集聚有很多的因素,除了工資之外,還有市場、物流、效率、稅金、生活條件等等很多因素。安邦首席研究員陳功認為:“生產部門的轉移不是說轉就能轉,也不會因為一個單一因素的變化就完全撤離!
但是,沿海的加薪潮畢竟給外資工廠帶來了成本壓力,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在產業鏈條中的議價能力低下,勞動力成本難以通過提價轉嫁到下游,因此“逐低成本而居”仍是這些工廠的重要選項。
“如果轉移,它更多的是往中西部地區轉移,中國政府也鼓勵這種轉移!睆垵h亞說,目前,富士康等企業已準備將產業更多地遷到內陸和華北。
有媒體認為,對于一些無實力搬走的珠三角小企業,這次加薪將使他們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但林伯強看到的是樂觀的一面,他認為加薪潮會促進產業升級。“加薪必然促使企業提高生產效率來抵消工人成本的增加,這對于工廠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有好處!
專家會診:經濟轉型,十年為限
【嘉賓】張燕生 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
袁鋼明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前幾年就說要轉型,但一直在推遲或拖延。如果還采取駝鳥政策,是不行的”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加薪潮涌,中國經濟如何順勢而為,轉型、調整的時機在哪?答案的探索需要從不同角度探究。
日本模式:提升收入促轉型
《國際先驅導報》:出現加薪潮是必然嗎?
張燕生:勞動力成本上升是一個長期趨勢,是市場調整,因為勞動力再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充裕了,F在的勞動力沒有轉移出來的也就1億~1.5億左右,這其中還包括很多難以轉移出來的,再轉移十年基本上就結束了。
加薪只是剛開始。不僅勞動力成本上升了,土地成本、環境的成本也會隨之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轉型、調整將不是企業、勞動者或政府的行為,是市場的行為,是包含市場發展客觀規律的行為。發展的階段變了,不管愿意不愿意,它都會發生的。
Q:也就是說,加薪潮意味著中國經濟到了轉型期?
袁鋼明:中國前幾年就說要轉型,但一直在推遲或拖延。如果還采取駝鳥政策,是不行的。我們現在經濟的轉型處于一個被迫的狀態。
Q:有在高速發展中轉型的先例嗎?
袁:日本學者常對我說,日本十年增長的過程就是普通百姓收入提高的過程。日本是一個典型的在收入上升中實現成功轉型的國家。
他們是在壓力下被迫提高工資和技術水平的。在日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十年高速增長前,工廠經常出現暴力事件,甚至有人(因低工資)砍殺老板。和我們現在一樣,他們當時也擔心如果收入提高過快的話,企業的成本也會提高過快。
事實是,勞動者的收入提高后,在市場上造成家電熱銷,日本的經濟當時就是靠家電熱起來的;在生產方面,勞動力成本提高使企業放棄簡單生產,必須提高制造業和耐久消費品的水平,這促成了公司成長。
可以說,由于整個收入水平的提高,日本順利實現了轉型。
適應期就只有10年
Q:日本在1968年、中國在2008年人均GDP分別超過3000美元,中國是否面臨著類似當年日本的時機?
袁:如果按日本的模式,從60年代轉型,直到80年末期,20多年就實現了頭昏眼花、令人驚訝的變化。我們國家從現在開始,這二十幾年的時間非常關鍵。再過二十幾年,可能國內和國外市場都飽和了,再進行高收入和高質量的轉變就不好辦了。
張:中國的經濟發展,前30年是一個階段,未來30年是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階段。
前30年是兩億農民參與國際分工,用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優勢參與國際分工、發展民營經濟的模式。這30年的出口導向和招商引資是非常重要的。
這種模式作了巨大貢獻,但后30年已難以為繼了,因為全球需求縮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而且外資正發生結構性的變化。非制造業的外資比重上升很快,貿易順差長期的趨勢是下降的。
我認為,我們的適應期只有10年。未來10年是從舊階段到新階段、舊企業到新企業、舊模式到新模式的過渡期。
Q:真有這么急迫么?
張:調整要早而且要主動。調整晚了,會出現大量企業倒閉、工人失業、中國出口競爭優勢發生變化,及至中國尋求低成本的外資外移,成功的機會就小。
袁:今后應通過收入來拉動增長。如果收入不增長,會出現社會畸形發展,一方面資本大量閑置,另一方面貧困階層大量涌現,社會會出各種問題。
【鏈接】外資與中國經濟轉型
1978年,中國邁出改革開放步伐,大量接受外資。
2008年,中國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日本于1968年達到這一水平,經濟進入劇烈的轉型期。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開始外流,企業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方向發展。
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在1萬美元上下,制造業的基礎奠定。依日本、韓國經驗,重化學工業發展飽和,鋼鐵、造船、石油化學等產業開始被淘汰或外遷。
2030年,中國人均GDP可望達到2萬美元,即韓國當前的發展水平,鋼鐵、化學和紡織等傳統制造業總產值大幅下降,制造業中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加速。向外遷移產業包括汽車、電氣機械、工作機械等。
2050年前后,中國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時,將達到現今西方發達國家水平。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服務業占GDP的主要比重,除了新興的信息、生物等產業,制造業主要集中于高附加值產品,實體經濟產業大量外遷。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翔】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