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人馬座火箭、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9日相繼撞擊月球南極地區。這已不是人造太空工具第一次撞月,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1959年,蘇聯研制的“月球2號”探測器在飛行33小時后抵達月球軌道,但在著陸時墜毀。這是第一個撞擊月球表面的人造探測器。此后,陸續有多個人造月球探測器撞擊月球,但多數是探測器報廢墜落后的無意之舉。然而,也有一些月球探測器的撞月是經過周密設計的,它們撞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探月,以得到探測器繞月時無法獲得的寶貴信息。
此次美國撞月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在月表之下尋找水冰存在的線索。半人馬座火箭首先撞擊月球南極的凱布斯坑,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則實時跟蹤拍攝,其攜帶的光譜儀還可對撞擊產生的塵埃進行分析,尋找水、鹽、含水礦物質等痕跡。4分多鐘后,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也成功撞擊月球,其攜帶的相機一路跟拍,地面及在軌天文望遠鏡等也將對二者的撞擊進行觀測。有關專家指出,探測器撞月計劃有利于人們了解月球的起源,同時,也為人類未來登月提供更多的參考信息。
2008年11月14日,印度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所攜帶的月球撞擊探測器也成功撞擊月球,不過它的目的與美國此次撞月計劃有所不同。印度的月球撞擊探測器從“月船1號”探測器上彈出后,以每秒1.6公里的速度向月球表面撞去。在撞向月球的25分鐘內,探測器上的照相機不斷對月球拍攝,這些拍攝數據有助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未來選擇月球車的著陸位置。此外,這次撞月也是對地面遙控降落技術的一次檢驗。
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越來越多的觀測發現,月球上很可能有水,這些發現進一步引發了人類對月球探測的興趣。從2006年開始,歐洲航天局、印度、中國以及美國的月球探測器接連撞月,將撞月活動推向高潮。(記者 楊駿)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