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中澳大使閉門磋商 澳輿論建議陸克文卸下“親華包袱”
最近半年來的中澳關系,猶如去年年底的澳大利亞股市,一路下滑。澳大利亞報紙多次聲稱,目前兩國關系“已經降到了10年來的最低點”。不過,觸底反彈的一幕有沒有可能在兩國關系中上演?
連日來,緊盯著澳大利亞政府對華下一步怎么走的澳媒發現,一些微妙的變化或許正在釋放政府“調整對華政策”的信號。
澳駐華大使拜會中國大使
猜測從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芮捷銳的緊急回國開始。《澳大利亞人報》8月20日的報道稱,總理陸克文在澳中關系“繼續惡化”之際召回了芮捷銳,回國參加“緊急會議”。盡管陸克文在公開場合否認芮捷銳緊急回國是與近來兩國摩擦持續發酵有關,但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在接受當地電臺采訪時“泄露了天機”。他說,這是芮捷銳返回堪培拉的“好時機”,因為澳中關系受到了一些“困難”的困擾,而正是“力拓案”與熱比婭訪澳引發了這些問題。
包括美聯社在內的西方媒體也認為,近來中澳關系充滿了“火藥味”,因此陸克文會在和芮捷銳的會晤中,專門討論澳中兩國間存在的分歧。
與此同時,有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芮捷銳“緊急回國”,除了向陸克文“述職”外,還閉門拜會了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章均賽。芮捷銳究竟談了些什么?外界對此無從得知,但外界普遍關注到另外的一些“細節”。
史密斯20日對外表示,雖然當初給予熱比婭簽證,但是并不代表澳大利亞支持她尋求“新疆自治”的立場!拔覀円恢弊鹬刂袊念I土完整和主權獨立!彼f,對于力拓案,澳大利亞也會尊重中國的法律程序。
不過次日,針對澳政府給熱比婭發放簽證一事,陸克文引用了澳前總理霍華德曾說過的“我們決定誰可以踏足澳大利亞”這句選舉語言,他說:“我所領導的政府,是一個澳大利亞可以覺得給誰或者不給誰發簽證的政府。”
此言一出,陸克文頓時引來了國內媒體、學者和反對黨人的聲討與批評。
“中國通”為何搞砸了
《悉尼先驅晨報》的分析文章認為,陸克文與他的前任霍華德不一樣,霍華德是擱置價值觀的分歧,以經濟合作為先導,使得兩國關系持續走高。陸克文卻是希望在經濟合作上附加西方價值觀,不但在公然宣稱中國在西藏事務上存在“人權問題”,而且還以言論自由為借口給熱比婭放行,結果導致中澳之間齟齬不斷,終于到了兩國關系明顯受損的地步。
澳大利亞羅伊國際關系研究所的一位分析研究員說,陸克文上臺后,以為自己深諳中國事務,于是不愿制定一個清晰明確的對華關系戰略圖。他仗著自己是“中國通”,大權獨攬,尤其是對華政策,基本上由他一人說了算,結果事情越來越糟。隨后,《澳大利亞人報》在一篇評論中澳關系的文章中也承認,工黨上臺后的對華政策是“混亂而且經常是不適當的”。
陸克文以“中國通”自居,為何在對華政策上非但不能長袖善舞,反而多次判斷失誤?澳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陸克文由于與中國的淵源比其他西方領導人要深,因此他對中國事務的了解的確要比其他西方人要多。但關鍵是,他沒有把這種資源轉化成優勢,反而成了他的包袱。因為他特別忌諱被認為是“親華派”,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結果在許多問題上做得比前任更過火。部分學者指出,陸克文這半年來的表現都在扮演一個“知華派”而非“親華派”的角色,可惜他也并非真的“知華派”,對中國事務的一知半解導致他一再疏遠中國,淪落為許多人心目中的一位“反華派”。
如今,澳媒擔心,陸克文在對華問題上一錯再錯,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激怒中國。
澳大利亞反對黨自由黨領袖不無憂慮地稱,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之一,兩國關系的惡化將影響到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而陸克文現在是“該采取行動修復”的時候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