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英國議會過去奉行自我監管,即使是在敏感的財政問題上也如此。‘報銷門’事件將改變議會的工作方式,議員自律時代宣告結束,議會的工作方式會變得更為透明。”英國《金融時報》執行副主編、著名政治評論家菲利普·斯蒂芬斯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
所以《每日電訊報》把“報銷門”引發的一系列后果稱為一場“英式革命”。
民眾用選票表達了他們的不滿。在6月初的地方選舉中,工黨流失大量議席。布朗承認,這對工黨來說是“一個痛苦的失敗”。反對黨也借“報銷門”發難,保守黨黨魁卡梅倫不止一次要求提前舉行大選,他公開指責布朗已經失去道德威信。
布朗的困境不僅來自黨外,工黨內部也已出現分裂。6月3日,包括內政大臣史密斯在內的4名內閣成員先后宣布辭職,英國《衛報》把這一天稱為“工黨辭職日”。
第二天,就業與養老金大臣珀內爾也宣布辭職,他也是辭職的內閣成員中第一位公開批評布朗的人。珀內爾在辭職信中寫道:“現在我相信,如果你(指布朗)繼續領導工黨,很可能只會提高而不是降低保守黨的勝算。因此我建議你下臺,給我們工黨奪取勝利以一線希望。”
內閣大臣接連離職,不僅打亂了布朗重組內閣的計劃,也給外界留下布朗難以操控局面的印象。
“布朗和他領導的政府正一步步走向懸崖。”菲利普·斯蒂芬斯說。雖然是半個政治圈內人,但他也沒有預料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新聞業的勝利
英國政壇因“報銷門”而“哀鴻遍野”,唯獨《每日電訊報》成為意外的贏家。
“報銷門”系列報道持續一個多月,這份報紙的銷量上升了至少100萬份,讓它的競爭對手望塵莫及。《每日電訊報》日均發行量大約為82萬份,在“報銷門”事件見報第一天,它就賣了90多萬份。
《每日電訊報》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拒絕證實報社是否向告密者約翰·威克支付了費用。威克本人從始至終也沒有透露他是否因為提供這些信息而獲利。但外界普遍估計《每日電訊報》向威克支付了7萬英鎊到15萬英鎊的酬勞。在接觸《每日電訊報》之前,威克曾向《泰晤士報》開價30萬英鎊出售這些信息。
據英國《星期日郵報》報道,威克的安保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而債臺高筑,這讓人懷疑他舉報“報銷門”并非出于高尚的理由。但無論他的動機是否光彩,但他透露的信息終究捍衛了民眾的知情權。
“這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新聞業的勝利吧,因為這些報道維護了公眾利益。我通常反對有償新聞,但這件事情牽涉到公共利益。雖然《每日電訊報》的做法讓人覺得不舒服,但它是可以接受的。”斯蒂芬斯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
事實上,英國議會原定在今年夏天公布詳細的議員報銷單,但下院正在對這些信息進行修訂,正式公布時可能會隱去某些重要信息。威克的出現讓那些可能被隱藏的信息大白于天下。
“我已經完成了我的歷史使命,如何找到最好的方式前行,如何懲罰那些濫報補貼的議員,這些事情可以交給別人了。”威克的任務告一段落,但他卻留給布朗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報銷門”都將是籠罩在英國政壇上方的一團陰云。(文/孫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