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安倍上任后力主推動的所謂“愛國主義教育”,其實質是為修改和平憲法做鋪墊
最近,日本國內對是否恢復“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爭論不休,爭論的焦點集中在是否修改1947年通過的《教育基本法》,包括將“愛國心”寫入該法。
安倍上臺以后,將推動教育改革作為與修憲同等重要的施政目標。
自民黨干部表示,“已經盡了最大的解釋說明的義務。不排除15日在眾議院教育基本法特別委員會強行通過教育法改正案的可能,然后在16日的眾議院全體大會上最終通過表決。”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與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產生嚴重分歧,后者抵制修法。
教育法修改實為修憲鋪路
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愛國”,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愛國心”在日本己經變成一個有特定含意的名詞。關于寫入教育法的“愛國心”的詳細描述是:“尊重傳統和文化,并在此文化的培育下,熱愛自己的故鄉和祖國”。在日本二戰戰敗之前,“愛國教育”實際等同于“忠君教育”,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提供精神服務。所以二戰戰敗以后,“愛國教育”在日本叫停。
石川協子是日本國立埼玉大學社會學專業二年級的學生。11月3日,她在同學之間做了一項關于是否同意修改教育法的調查。在被調查的223名同學中,45%的人反對,30%的人贊同,剩下的不確定。另一項日本全國范圍的調查顯示,截止到11月7日,在對全國31個城市共計5217人的調查中,持反對修改教育法意見的為2811人,占53%。
石川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政府修改教育法真正的目的想為修改憲法做鋪墊。而這正是我堅決反對的。”
為了反對安倍推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日本最大的教師聯盟組織10月26日在日本國會前組織示威游行,當時到現場參與抗議的教師竟有8500人之多。11月14日下午,日本全國律師聯合會也在東京舉行大規模“阻止教育法‘修正’”活動。
唱國歌成爭論焦點
石川的話不無道理。安倍修憲的政治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祖父——前首相岸信介的影響。修憲是岸信介的遺愿,這位前首相曾想通過修憲來讓國民擺脫戰敗帶來的自卑感,建立自信,標榜國家主義。而這也是安倍奮斗的目標,安倍還只是個小學生時,就受到了祖父政治理念的灌輸。而現在他也想讓日本人從小學生階段就“唱國歌,愛祖國”。
日本國歌“君之代”是歌頌天皇,號召大家為國捐軀的戰時歌曲。戰后,很多熱愛和平的日本國民都不愿重唱這首歌。這也使得國歌問題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爭議的焦點。
9月21日,東京地方法院作出判決,判處東京都政府和教委處罰在典禮上不唱國歌的高中老師的行為違憲。結果出來后,安倍在眾議院會議上力挺東京都政府。一旦“愛國心”寫入教育法改正案,東京都政府和教委的做法將會被普遍效仿,而這也正是安倍所希望看到的。
“戰后的教育法一直以培養熱愛世界和平的國民為目標。而現在政府推動的改正案,要加入‘愛國心’的內容,讓人感覺回到了戰爭年代。我正是因為愛國才不唱國歌的。如果政府拿是否唱國歌來作為評判愛不愛國的標準,我就成了不愛國的人了。這難道不是干涉自由嗎?”石川對記者說。
“是否愛國”成評價學生指標
除了唱國歌,日本也會借修學旅游等方式來“培養青年人的愛國心”。
來日本后,記者在與很多日本大學生的交往中,發現幾乎所有人在初、高中時都參加過學校的修學旅游。而目的地都驚人的一致:京都、廣島、長崎或沖繩。一位大學生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去京都,是想讓我們覺得日本擁有悠久的文化,是個了不起的國家。去原子彈爆炸地,是讓我們記住日本所受到的傷害。而沖繩也與戰爭有關,是日本本土唯一進行過陸地戰的地方,有很多日本百姓犧牲。”
據記者向學生家長了解,旅游地點是學校決定的,從沒有征求過家長或學生的意見。“希望學校能換個地方,但校方年年如此,真不知為什么。”一位家長抱怨道。
據記者在埼玉縣調查,當地縣教育局統計,截至今年5月25日,縣內共有45所小學在社會課的評價表上加入了“是否愛國”的項目。對此,縣桶川市教委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學生是否具有愛國心,不應由校方來評價。”令人擔憂的是,如果社會“抵制力量”失去作用,無疑安倍力主推進的“愛國主義教育”將會對日本下一代的歷史觀產生深遠影響。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