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為羊:明正德十一年(丙子),皇裔晉恭王朱岡來綿山祭祖.來到朱家凹,見綿山如此秀麗,又是介子隱居之地,決定踏著先人的足跡尋訪介公。走到一處,路遇一衣衫襤褸卻鶴發(fā)童顏的老者。朱岡見那老者孤身一人在此深山老林,遂請他一同前往。那老者一聽嚇了一跳忙說:“我在此牧羊!敝鞂{悶:“既是放羊,為何不見羊群?”那牧羊人隨手將身邊石頭一點,變成了一群可愛的小羊,天空頓現(xiàn)“黃初平”三字。原是仙人黃初平,知貴人尋賢路遇此地,怕暴露身份,于是喬裝打扮成為一牧羊人。這一奇遇使朱岡更加意識到綿山?jīng)Q非尋常之地,便命人在這里塑像并重修云峰寺。
賢仙葫蘆:戰(zhàn)國時期魏國段干木年輕時曾游綿山,走至這里時疲憊不堪,暈倒在地.朦朧中見有一人從葫蘆洞中跳下,將草藥塞入他口中,又將藥液注入。此時一股冷風將他吹醒,那夢中人又跳入葫蘆洞中。此情此景使他大為驚訝,急忙叩頭詢問:“是哪路神仙?”那洞中的人沒有告訴他名姓,只說在此修行已久。段干木獲救后拜卜子夏為師,發(fā)憤攻讀,并改掉了一些不良習慣,成為一代名士。魏文候請他出任宰相,他拒不接受,一直隱居在綿山。后人根據(jù)這一奇特的經(jīng)歷,在此造了賢仙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