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仲平:
有巧合的問題。
我們和歐洲打交道,歐洲本身是一個集團,它有27個成員國,薩科齊訪問中國,這完全是一個雙邊的訪問。緊接著可能就和那個時間趕在一起了,中歐領導人會晤是年度的一個制度。這里面有一點歐元區的訪問確實是以前沒有的。而且歐元集團的主席加歐盟委員會的貨幣委員再加上歐洲央行的行長三個人,我們剛才片子上講三巨頭,這三個人集體行動也是第一次,不僅在中國是第一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還從來沒去過。
主持人:
我看有媒體把歐元集團來的這三個人稱作是“三架馬車”,這個和以前我們所稱的和歐盟的“三架馬車”有什么區別嗎?
趙俊杰:
過去講歐盟的“三架馬車”是從政治上的高端對話機制意義上來理解,它指的是歐盟的三個巨頭,一般第一個就是當年一開會的時候是歐盟輪值國的主席,現在是葡萄牙的總理蘇格拉底來了,它是歐盟輪值主席國,正好是輪到今年下半年了;第二是歐盟委員會的主席巴羅佐先生;第三個是負責歐盟高級事務和外交事務的索拉納,這次索拉納先生沒有來,但是換了兩位來替代他的位置。一位是歐盟負責貨幣事務的委員,另外一位我們看到的就是經常在中國的媒體上頻頻露面的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所以這次“三架馬車”是從1998年我們啟動第一屆中歐領導人會晤機制到現在正好是第十屆,他是固定在每年秋天,然后輪流做莊,今年輪到在中國舉行了。
除此以外,剛才講到歐元集團的“三架馬車”,我理解是這樣的,它也是一個巧合了。過去歐元集團從來沒有“三架馬車”來華訪問,這次代表了歐盟27國在金融領域想和中國展開對話,包括在人民幣,與歐元的匯率上他們自己有一個利益訴求,所以這是一個小“三架馬車”。
主持人:
所以這次我們看到這個星期首先在歐盟的大“三架馬車”來了兩個,然后歐元集團小“三架馬車”一起來了,所以可以說是非常地集中。
今天同時隨著中歐領導人會晤舉行的還有第四屆中歐工商峰會,我們的記者王夢也去做了采訪,也一起來看一看。
新聞背景:中歐第四屆中歐工商峰會在北京開幕
幾位歐盟高官在講話時提到中歐貿易都不約而同地用到了“平衡”這個詞。
曼德爾森(歐盟貿易委員):
中歐貿易一開始很平衡,我們進入了對方的市場,但是現在沒有那么平衡了。我在中國的這5天里,歐中貿易逆差增長了20億歐元。
解說:
2001年到2006年歐盟的GDP增長只有2%,今年1月到10月,中國對歐盟的貿易順差達到了1000億美元左右。曼德爾森不久前表示,如果中國政府不采取有效手段縮小這個數字,歐盟將采取反傾銷措施抑制從中國進口商品。
溫家寶(中國國務院總理):
中國政府重視歐盟在貿易平衡問題上的關切,我們已經并將繼續采取多項擴大進口的措施,促進雙邊貿易趨向平衡,這些政策效果已逐步顯現。
解說:
目前,歐盟對華出口已經連續兩年增長速度超過20%,高于歐盟總出口15%的增長速度。溫家寶說,中國的發展目標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但歐元的急速升值使得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甚至出現了貶值,這就成為了歐盟眼中歐洲貿易逆差不斷增長的罪魁禍首之一。
溫家寶:
匯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貿易差額,但不是唯一決定的因素。人民幣升值以后,中國的出口并沒有減少,這反映了全球產業分工的結構和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
解說:
溫家寶說,中國會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
記者 王夢:
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而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可能很快會突破3000億美元。在提到雙邊貿易的未來,中方認為,空間大,前景好,而要解決雙方存在的分歧需要理性對待,進行有效溝通。
主持人:
在中歐的貿易當中,中國的貿易順差確實是在加大,歐盟方面現在認為,巨大的貿易順差是由于人民幣的匯率水平造成的,兩位對這個怎么看?
馮仲平:
這個我認為都不是最重要的。
曼德爾森剛才在片子里講到,歐洲最關心的問題是中歐經貿關系使所有的貿易關系不平衡,不平衡的一個反映就是它的逆差大,它出口到中國的少,我們出口得多,但是這主要是貨物貿易。貿易里面有服務業貿易和貨物貿易,這個領域里面確實是不平衡的。但是它認為服務業貿易中國的市場又對它不開放,所以它認為開放得不夠,所以導致歐方貿易逆差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原因。
歐洲現在也說中國有意地壓低了人民幣貶值,加大了中方的出口能力,使得歐方的出口能力下降了,阻礙了運營體制,但我覺得這不是一個關鍵的原因。
主持人:
那現在中歐的貿易過程當中到底還存在什么樣的矛盾?
趙俊杰:
我注意到剛才溫家寶總理在片子上面講了一句話,他就強調了中歐貿易不是說是人民幣匯率兌歐元一個升一個貶,就導致咱們出口得多,歐洲貿易逆差大,他認為是有影響,但不是主導性的因素,我非常贊賞總理這番話。
主持人:
他認為是競爭優勢。
趙俊杰:
我認為是有一個中歐關系當中長期存在一個貿易結構性的不合理,結構失衡導致了今天這樣的局面。主要的問題在于,我們中國長期出口的是相對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附加值相對不是很高的。直到去年為止,我們商務部的統計,有接近33%屬于IT相對屬于機電產品比較有附加值的才出口到歐洲市場。反過來像服裝類、自行車、玩具這些都是屬于勞動比較低成本的,這些到了歐洲市場競爭力確實比較強。
反過來看,歐洲制造的成品比較高,這咱們不用說了,福利體制拖累它了,本身它創新也缺乏一種動力,加上中歐之間貿易的結構決定了導致它現在有很多利益訴求這次在中國的歐盟訪華周當中都充分地顯示出來了。我注意到,他要求歐洲要用歐洲主義來規制中國的貿易行為,它希望中國能夠減少貿易逆差。我認為人民幣兌歐元即便我們貶值,歐元進一步也貶了,我們再進一步升,我認為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根本的問題就是歐洲需要創新。
主持人:
對,結構性的矛盾又回到那句老話,就是一架飛機能換發一件襯衫的話題了。
兩位作為長期研究歐洲的專家,對于未來研究中歐在政治和經貿合作方面都有什么樣的期望?
馮仲平:
中歐在2003年確定下來要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目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出現了一些問題,雙方需要用對話和建設性的態度來解決這些問題,如果這樣,我認為中歐關系的前景會很好的。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謝兩位嘉賓今天能夠對中歐關系進行分析,也非常感謝觀眾朋友們收看本期的《今日關注》,明天再會。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