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侶走上街頭
穿著藏紅色袈裟的僧侶,是緬甸這次示威活動的主角。一些報道說,這是因為民生問題已對僧侶的生活造成了沖擊。
在緬甸,僧侶可以多次出家和還俗,與家人及普通信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普通信眾為僧侶提供衣食,僧侶為普通信眾提供宗教服務。因此,民眾物質生活的困難必然影響到僧侶的生活。
佛教僧侶按理不能過問世俗事務。而在緬甸,僧侶領導示威活動抗議政府有其特殊的歷史淵源。僧侶作為佛教組織的實際體現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信徒的政治傾向,在緬甸政治中發揮出巨大能量。
早在1919年,緬甸僧人就因不滿英國殖民官員對緬甸文化與傳統的極度不敬,帶頭抗議英國的殖民統治。這起事件啟發了緬甸民族主義者,此后的多次起義或抗議活動都以佛教作為號召點,將僧侶和佛教信徒拉入其中。1947年緬甸獨立后的60年內,僧侶在維護社會穩定以及在政府和反對派之間進行斡旋等方面都發揮了作用。
雖然許多僧侶希望政府進行改革,渴望民主,但僧侶不愿社會動蕩不安,同時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使佛教得到發展和繁榮。可以說,僧侶們這次走上街頭,主要還是因其民生訴求。有報道說,有威望的高僧并沒有參與其中。
示威活動背后的緬甸民盟
聯合國秘書長特使甘巴里在赴緬斡旋期間,在該國新首都內比都會見了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丹瑞大將,并在仰光兩次會見被軟禁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總書記昂山素季。
根據緬甸政府10月4日發表的聲明,丹瑞大將2日在同甘巴里會見時表示,只要昂山素季放棄“與政府對抗、全面破壞、呼吁外國中斷與緬甸的經濟聯系、要求外部全面制裁緬甸”等四項行動,他愿同昂山素季進行直接對話。
有外電報道稱,盡管昂山素季本人還處在軟禁中,但緬甸此次發生的抗議示威卻一直是由她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中堅分子鼓動的,大批僧侶的參與游行“更壯大了抗議示威的聲勢”。
緬甸官方媒體指責西方媒體的報道是“彌天大謊”,“鼓動了大規模的示威”。西方媒體報道9月24日有10萬人上街游行,而有來自緬甸的消息說,真正參與的人數要少得多。
一些輿論認為,反對緬甸政府的核心力量是民盟。但也有消息說,民盟黨員已不到鼎盛時期的1/10。作為民盟主要支持者的緬甸中產階級、非政府組織和流亡海外的人數少,在緬甸社會的影響小。
在緬甸當前的政治結構中,沒有一支力量能夠與軍人政權相抗衡。據估算,緬40多萬現役軍人及其家屬,加上退役或轉到地方任職的前軍人,總數有數百萬,約占緬甸全國人口的10%。此外,軍人控制的民間組織“緬甸聯邦鞏固與發展協會”會員已超過2167萬,約占緬甸總人口的40%。有國際分析人士認為,緬甸軍隊本身以及其所控制的政治力量在短期內是難以撼動的。(藍箭)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該刊聯系。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