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不想重演鳩山悲劇 不會觸碰日美“紅線”
與小泉、福田、麻生、鳩山一樣,菅直人最終還是將第一個首腦會談的主座留給了美國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郭一娜發自北京 “日美,日中,日韓關系,我就拜托你了。”
在鳩山內閣召開的最后一個閣僚會議后,菅直人收到了鳩山遞過來的這張紙條。而菅直人也明確承諾有意承襲鳩山內閣的外交方針。而這張紙條上的排序是否也暗暗折射了日本外交議程上的輕重緩急呢?
6月12日上海世博會日本日開幕式,鳩山本來預定前往。就在外界紛紛猜測菅直人會不會以新首相身份出訪中國時,日本媒體爆出“因為沒有同胡錦濤主席會見的安排,所以不前往上海”的消息。菅直人外交舞臺的第一次亮相,將是本月25日在加拿大舉行的G8峰會上同美國總統奧巴首馬先展開的首腦會談。
怕被美國誤解
“菅直人不去上海是為了不想被美國誤解為親華派。”日本媒體評價。6月5日的《讀賣新聞》更是援引外務省干部的話說,“首次出訪去哪個國家,就表示對哪國重視。鳩山內閣已經被指責冷凍日美而偏重中國。在這一情況下,菅直人在外交方面更是繃緊了神經。”
競選成功兩天后的6日凌晨,菅直人就與奧巴馬通了電話。雙方在電話中確認了新政府將承襲此前日美關于軍事基地協議的意向。
“這是個聰明的做法。”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前高級研究員岡本熏向《國際先驅導報》分析說,“菅直人清楚地看到了鳩山因普天間基地而下臺的悲劇,他一定會吸取教訓,慎重對待日美關系。”而美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高層在7日表示,“奧巴馬對同菅直人的首次電話會談表示非常滿意。”
在普天間基地問題上,此前任副首相的菅直人幾乎沒有明確表過態。也有分析認為,他正是看到普天間基地問題已經不會成為新內閣的外交障礙,才敢于出馬競選新首相。
強調日美關系“最重要”
對于新首相,美國政府也抱有好感和期待。一位駐日美國大使館官員告訴本報記者,“印象中,菅直人是個很有想法的人。而且,在財政政策上做得不錯。他上臺后,日美關系應該不會出現大問題。”
但是,日本安全保障專家、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副教授道下德成卻不這么認為。“今后的日美關系不會像鳩山時期那么差,但也絕不能稱之為好轉。只不過是比最差要好一點罷了。”
“中國問題上,由于美國政府的主要任務放在重整國內經濟上,不可能騰出太多精力和日本共同抑制中國。而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還看不到日美合作的新空間。‘天安艦’事件,美國并沒有積極地去介入。而日本雖然在口頭上說要率先積極參與解決,但實際上也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行動。所以說,在日本周邊安全問題上,短期內日美之間不會有什么新的積極動作。”道下告訴記者。
細心的人注意到,菅直人評價日美關系時,曾經多次用到“最重要的關系”一詞。菅直人對日美關系究竟是怎么看待的?2002年菅直人在《現代》月刊上發表過一篇題為《救國的自立外交案》的論文,從中可窺見端倪。
“日美關系與其說是大人之間的交往,不如說是學生與指導教官的關系。以往重要的判斷都是依賴美國,而責任美國只用負一半。美軍駐日基地是日美安保條約最大的利點。民主黨政權應該主張美軍把沖繩的美軍基地遷至夏威夷或塞班等地。”
盡管菅直人一度提出過美軍基地“國外遷移”案,但他會借鑒鳩山的前車之鑒,不輕易觸碰日美關系的“紅線”。
日中交往重心在經貿
那么,菅直人的對華態度又如何呢?外界也在從各種蛛絲馬跡中尋找答案。
“新政府考慮任命民間人士丹羽宇一郎出任新駐華大使。”菅直人競選成功日后,日本媒體就爆出這個在中日外交史上罕見的人事決定。
丹羽是日本伊藤忠公司會長,在中國人脈廣泛。金融危機時期出任過財務大臣的菅直人當然明白,對于日本經濟來說,中國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實,這個人事決定在鳩山內閣時已做過探討,菅直人在此決定上只起到了承襲的作用。“但是這個決定由菅直人宣布有特殊的意義。因為這是菅直人重視中日經貿關系的信號。”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的學術副委員長吳寄南說。
歷史問題上,菅直人反對參拜靖國神社。他曾明確批評過小泉的做法是“有悖政教分離的原則,否定過去所做的反省,損害了日本的國家利益。”他還在外交論文中說,“民主黨政權會推動日本與鄰國間的歷史共同研究,并且馬上著手設立悼念戰亡者的國立墓苑,使亞洲各國領導人在訪日的時候,可以去那里參觀并悼念,構建與亞洲各國的信賴基礎。”
菅直人在2002年訪問中國時,還曾主動提出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紀念館。當時陪同菅直人夫婦參觀的吳寄南告訴記者,“菅直人認真地聽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陳述后,表示了深深的懺悔。”隨后,菅直人寫下了“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題詞。
曾主張臺灣加入聯合國
1999年4月,菅直人作為民主黨代表率團第一次訪問上海等地,并參加了東亞地區安全保障的討論會。“會上他主要探討了臺灣問題,但是當時他對臺灣問題的認識并不深。”吳寄南告訴記者。當時,菅直人還拜會了海協會的汪道涵會長,會后,菅直人激動地和吳寄南說,“汪道涵告訴我,中國統一后不會向臺灣派一兵一卒,這讓我很感動。通過這次對話,我對臺灣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2002年5月,作為民主黨干事長,菅直人又受邀來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并作了“建立面向未來的中日關系”的主題演講。演講中,他再次“毫無顧忌”地發表了對臺看法。
“民主黨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是,對中日邦交化時的《聯合聲明》表示充分理解。同時,臺灣問題應該通過對話方式和平解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行使武力。我認為可能的話應允許臺灣加入其他國際機構,尤其是聯合國。我認為臺灣加入聯合國與未來統一是不矛盾的。”說完后,菅直人還加了一句,“我非常清楚這一想法對你們來說是不中聽的,但交流就應該坦誠相見。”
6個月后,菅直人訪問臺灣,并與李登輝見面,雙方探討了臺灣加入聯合國和日臺FTA等問題。
中日美非“等三角”
菅直人從來沒有像鳩山那樣提出過“中日美三國應該是等三角的外交關系”的說法。在就任首相后回答記者提問時,菅直人也表示“日本外交的基礎軸心是日美關系。要在維持與美國信賴關系的基礎上,重視同中國的關系。這才是日本將來正確的方向。”言外之意,如果破壞了日美間的信賴,那就不是日本應該走的路。
本月12日,他放棄來上海參加世博會日本周的活動。他的目標定在了25日的加拿大G8首腦峰會上。“我希望那時候能和奧巴馬會見。”據悉,菅直人還希望能早日訪美。
日本歷任首相上臺后都會馬上用熱線和美國總統打招呼。在野黨時期,菅直人對這一慣例有所微詞。但是,上臺后,菅直人也這么做了。而且,他還與小泉、福田、麻生、鳩山一樣,將第一個首腦會談的主座留給了美國。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翔】 |
相關新聞: |
專題:日本首相更迭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