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大力鼓勵國際上更多使用人民幣。它同巴西簽訂協(xié)議,推動在雙邊貿易中使用本國貨幣結算。它還與阿根廷、白俄羅斯、中國香港地區(qū)、印度尼西亞、韓國和馬來西亞簽署了貨幣互換協(xié)議。今年夏天,中國在香港和內地5個城市間開展人民幣貿易結算,并授權匯豐在香港發(fā)行人民幣債券。
所有這些舉措都是為了鼓勵進口商、出口商和投資者多多使用人民幣,從而在國內、國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最終目標是確保中國獲得儲備貨幣發(fā)行國所具有的那種靈活性和金融特權。
毫無疑問,人民幣的地位在上升。全球經濟愈加多極化,出于同樣的原因,國際貨幣體系今后也將變得更加多極化,若干種不同貨幣將分享儲備貨幣的地位。鑒于中國的規(guī)模和增長前景,人民幣日后必將成為一種重要的國際貨幣。
問題是何時。謹慎的觀察家提醒說,人民幣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尚需時日。要在國際上吸引私人和官方使用人民幣,中國須建立深厚、流動的金融市場。這意味著要發(fā)展更加可靠、透明的清算和結算系統(tǒng)。而流動性市場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步到位。而且,這些市場必須向世界其他地方開放。
換言之,人民幣要成為一種真正的國際貨幣,前提是中國必須完全開放資本市場。這有賴于銀行和國有企業(yè)徹底商業(yè)化,同時逐步轉向一種更靈活的匯率機制。總之,這需要中國根本改變增長模式。所有這一切意味著,這個任務不會一夜之間完成。
不過,從美國自身歷史看,這一過程可能要比有時預想的要快。要知道,直至1914年,美元都沒有充當國際貨幣的角色。沒有一家中央銀行將美元作為外匯儲備,也沒有任何一個外國發(fā)行美元債券。相反,大家都涌向倫敦,以英鎊進行交易。
這一形勢反映了一個事實,即美國當時缺乏讓美元充當國際貨幣所需的市場基礎條件。隨著1914年聯(lián)邦儲備系統(tǒng)的成立,形勢為之改變。美國央行成立之初就鼓勵建立一個商業(yè)承兌匯票市場。由于這種官方的支持,私人投資者對這一新工具有了信心。隨著私人投資者的增加,商業(yè)承兌匯票市場變得愈加活躍。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紐約已超過倫敦成為貿易金融中心。到20年代后期,許多央行持有的美元儲備已多于英鎊儲備。這樣看來,美元超過英鎊成為主要的國際貨幣,僅用了10年時間。
中國官員希望,到2020年北京和上海成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言外之意是,他們想要在2020年使人民幣成為一種主要國際貨幣。人民幣能在短短10年時間里成為一種主要國際貨幣嗎?時間會說明一切。但從美國的歷史來看,這一目標雖然雄心勃勃,卻并非不可能實現(xiàn)。(摘自日本《日本時報》,原題《人民幣的崛起勢不可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