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5日電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4月14日的韓國國會國防委員會首次提到了關于天安艦沉沒事件的“軍事應對”問題。其前提條件是,被證實為外國介入此事。由此,有關“若遭受軍事襲擊就應考慮軍事應對”的討論,最終被搬到了公開桌面上。據認為,從天安艦艦尾發現的各種情況來看,遭到魚雷或水雷襲擊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而出現了這種意見。
但韓國國防部長官金泰榮在提到“軍事應對”后意識到其敏感性,便更換了表述,后又不得不為解釋更換表述的原因而傷透腦筋。當天的國防委員會,似乎提前折射出天安艦打撈上岸后將在韓國社會掀起的風波。
事情的導火線是曾任國防部長官的大國家黨議員金章洙提問“如果證實外國介入此事,我們是否應該制定軍事或非軍事應對方案”。金泰榮回答說:“針對各種可能的情況,正在研究軍事或非軍事計劃。”
隨后大國家黨議員金東圣提問:“一不小心就會引發戰爭。恐怕很難考慮軍事措施”。對此,金泰榮表示:“‘軍事或非軍事’這一表述是源于金章洙議員的提問,我糾正成‘研究所有應對措施’。”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鶴松也出面表示:“‘軍事或非軍事’這一表述只不過是來自金章洙議員的提問。”
金章洙在下午的會議上追問:“對我說是‘軍事或非軍事應對’,為什么又改口說是‘所有應對措施’。”
金泰榮便解釋說:“所有應對措施可以包括軍事及非軍事等各種措施。如果在沒必要的情況下劃分軍事和非軍事措施,可能會有人詢問‘軍事措施是指什么’,所以就進行了糾正。”大國家黨議員劉承旼表示,因為‘軍事應對’這一表述比較敏感,所以國防部長官改了口。也就是說,如果的確是外國所為,外交及國際法方面的研究將由外交部和統一部負責,而國防部則負責研究軍事制裁,這是常識。金泰榮便表示:“劉承旼議員說得對。”
據認為,軍方內部已普遍將外國的介入視為既定事實,并且許多人主張,如果最終得到證實,就應考慮“軍事應對”。
據悉,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等軍方正在就如果發現有外國設施(基地)或潛艇等武器確實介入天安艦沉沒事件就進行報復打擊的方案,以及封鎖海岸等措施進行研究。但這些方案不會立即執行,而是在韓國總統李明博等決策者下定決心后,作為可以執行的候選措施之一予以考慮。
但許多人認為,即便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外國的關聯性,可能也很難將報復等軍事措施付諸于行動。目前能否找到證明外國的確介入的證據還是個未知數,而即使找到魚雷或水雷碎片,也要證明其就是某個國家的,這需要比較數據等許多資料。此外,采取報復打擊等軍事措施,需要考慮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影響,要做出高度的政治決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