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9日電 澳大利亞要將北部地區發展成主要糧倉,取代連年遭旱災打擊的南部農地,這一夢想看來是要破滅了。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報道,澳大利亞一份報告指出,澳大利亞北部蓄水量不足,難以成為主要的糧食供應地。
由北澳土地與水源工作組發表的這份報告指出,盡管北澳每年的降雨量達10億升,相等于2000個悉尼海港的水量,但其中65%的雨水會蒸發掉,20%流入河中,只有15%補充地下水。
北澳今后會變得更加炎熱和干燥
據觀察,環球氣候變化嚴重影響北澳地區,到2030年那里會變得更加炎熱和干燥,可使用的水源也必然要跟著減少。
還有,在來自中國經濟發展需求的帶動下,北澳資源領域將繼續取得顯著成長。該報告說:“由于北澳資源領域將會取得顯著成長,當局就有必要評估此領域對北澳水源的沖擊。”
數十年來,澳大利亞農民和鄉區政治領袖一直發出呼吁,要把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發展成大糧倉,理由之一是澳大利亞西北的歐得河水利計劃的成功。在這個澳大利亞最大的水利計劃下,當地生產大量蔬菜和水果,這些蔬果主要出口到亞洲。
在這最新報告發布后,西澳政治領袖格雷說:“那里不會成為世界的糧倉。”
該報告說:“盡管11月至4月之間的降雨量充足,但其余6個月卻幾乎沒有下雨……一整年中,蒸發和植物的蒸騰作用非常高,以致每年平均有10個月的水量非常少。”
澳北的雨水大多降在海岸附近或容易泛濫的平原上,它們會迅速流進海里,難以保留下來;在地形上適合建水壩和蓄水池的河流上游,卻沒有太多雨水。北部的河流也沒有幾條是全年都有水的。
該報告以照顧環境為由,排除建造更多水壩的可能性,而可用地下水來灌溉的土地總量是6萬公頃,只相等于現有面積的三倍。
該報告說,未來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農業,可通過發展小規模的組合式農業來擴展;而其以亞洲為主要市場的養牛業,則可通過增加生產活動和改善喂食設施,在2030年之前擴大一倍。
該報告說,到2030年,澳北農業生產總值可能比2000年增長40%,以應付亞洲和澳大利亞國內對植物和動物蛋白質需求的增加。
報告也說,北澳是澳大利亞礦物資源發展中心,而該領域將持續取得增長,到了2030年,該地區三分之二人口將在這領域謀生。
到了2030年,北澳經濟總產值將達到近350億澳元,比2000年多一倍以上。其中采礦、旅游和海事與環境服務業,將占總產值的90%,高于2000年的約60%。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