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國《防務新聞》周刊載文稱:美國尖端武器研發所需的稀土大多來自中國,由于中方不斷加強對稀土出口的控制,美國國防部或被迫開始探討應對措施。一些西方媒體也聲稱,中國如果嚴控稀土出口,西方國家的高技術產業可能面臨“無米下鍋”的尷尬局面。事實真的如此嗎?
中國稀土曾“賤賣”全球
稀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它具有優異的光、電、磁、超導、催化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因此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美譽。在軍事領域,其最顯著的作用就是能大幅提高制造坦克、飛機、導彈和衛星的鋼材及合金的戰斗性能。
就總儲量而言,稀土要比黃金豐富,但它的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等少數國家。作為全球頭號稀土大國,我國已探明的工業稀土蘊藏量占世界的80%,且具有種類全、品位高、礦點分布合理等特點。
然而,寶貴的稀土資源在中國卻被以令人吃驚的價格賤賣。據統計,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約10倍,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六成左右。在世界電子、激光、超導等高科技產業規模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情況下,中國的稀土價格并未水漲船高,美國從中國購入的稀土價格竟低于其在國內開采的成本。
戰略資源不容再流失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鄧小平的一句名言。然而,當發達國家將稀土視為戰略資源而加以保護和大量儲存的同時,中國卻對其進行“大甩賣”,導致歐美每年以極其低廉的價格進行囤積,一旦資源短缺,它們就拋出庫存以壓低價格。
今天,中國占有世界90%以上的稀土市場份額,但卻缺乏市場定價權,這引起了有識之士的強烈關注。北京大學博士青巖的文章《中國應立即禁止稀土出口》,一度在互聯網上被廣泛轉載。國內某網站的調查則顯示,97.6%的網民認為國家應加強稀土出口管制,還有超過60%的人贊成將戰略性工業原料作為與歐美談判的籌碼。
事實上,我國國土資源部從2007年起就已開始調控稀土產量。本月早些時候,工業和信息化部也透露,將盡快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積極推進《稀土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和《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出臺,配合商務部完善出口管理機制,進一步細化稀土產品出口稅號,嚴格稀土出口企業資質認定,完善稀土出口配額分配辦法,防止資源流失。
根據新的規劃,未來6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總量,將控制在3.5萬噸/年以內,并嚴禁出口鏑、鋱、銩、镥、釔等稀土金屬。同時,國家還計劃對稀土產業進行大規模兼并重組,在規范行業運作的同時,逐步建成20家左右的骨干企業集團。
歐美憂科技優勢受創
綜合外媒報道,針對中國稀土出口政策日益收緊,一些發達國家正積極向中國以外的地區尋找稀土來源,部分礦業公司也計劃擴大旗下稀土礦的生產。
美國的稀土儲量占世界的1/9,但在上世紀80年代,該國的稀土礦因能從中國采購到更加廉價的產品而基本關閉。有消息稱,美國鉬礦業公司正準備重啟荒廢近20年的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礦。此外,加拿大阿弗龍稀有金屬公司正試圖在加西北部開發新礦,日本雖然有可支持20年的稀土儲備,但其企業同樣在哈薩克斯坦參與了從鈾礦中提取稀土的活動,還計劃在印尼嘗試從錫礦中提煉稀土,并研究在蒙古、越南開礦的可能。
美國稀土資源研究權威杰克·利夫頓“憂心忡忡”地指出,導彈、飛機等軍用裝備都需要稀土元素,來制造耐熱電機與合金材料,精確制導武器也依賴稀土元素。如果中國限制稀土出口,西方國家必須開發替代資源,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否則就會導致更多依賴稀土的高技術企業遷往中國,讓中國加速挑戰西方的科技優勢。
分析認為,西方國家儲備有大量從中國進口的廉價稀土,足以滿足近年的需求。但中國這樣做為時未晚,仍是保護本國資源優勢,確保本國工業需求的長遠之舉。(陳光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