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草案”開啟核心討論
在12日晚間的新聞發布會上,大會主席赫澤高說,兩個特設工作組的主席日前分別提出各自草案,標志著“大會真正開始了核心討論”。
其實,大會第一周出現了多種草案,被一些媒體稱為“草案的戰爭”。首先是一份見不得光的“丹麥草案”。大會第二天,西方媒體“泄露”出主辦國丹麥提出的這份協議草案,試探發展中國家反應,希望影響大會輿論。
這份草案對發達國家到2020年的中期減排目標未提出具體要求,卻要求發展中國家的總體排放量應在某年達到峰值,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猛烈抨擊。在暗箱操作、不透明等各種質疑下,丹麥出面申明這份草案“根本不存在”。
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布爾說,只有大會主席在參會方要求下提出的文件才算是正式文本,“丹麥草案”從來沒有以任何方式擺在談判桌上。他并沒有否定“草案”的存在,認為這可能是會議有關方面“為工作方便而自備的文件”。
“丹麥草案”一石激起千層浪,由中國、印度、南非、巴西“基礎四國”準備的草案也適時流出,太平洋島國圖瓦盧更是代表小島國正式提交了一份對《京都議定書》的修訂案,強烈要求發達國家加大減排力度,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回應。
11日,《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特設工作組的兩位主席分別提交了自己的官方草案。其中,長期合作特設工作組的7頁草案當天就被媒體泄露,引發熱烈討論。12日,大會官方網站正式公布了兩份草案的內容。
《京都議定書》工作組的草案共27頁,其中關于各國減排目標的表格多是空白,像是等著第二周談判做“填空題”;而長期合作工作組的7頁草案中列出了若干選項,如溫度控制目標是2或1.5攝氏度,發達國家到2050年長期減排目標有75%至85%、80%至95%、超過95%共3個選項,更像等著人們做“選擇題”。
德布爾和赫澤高在12日晚聯合舉行了第一階段“收官”新聞發布會,兩人均表示“主席草案”收到的反響良好,為下一步談判提供了討論基礎。當晚,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也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對兩份草案表示了歡迎。
赫澤高說,雖然13日是星期天,沒有正式會議,但現在已經有各國部長陸續抵達,“他們仍然會很忙”。
德布爾說,部長們帶來了良好的意愿,但還需要將此轉化為行動,這樣才能保證各國領導人在最后的峰會上簽署一份有意義的協議,“這樣我們才能驕傲地離開哥本哈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