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7月26日雖說是個禮拜天,單曉蘭(應被采訪人要求,采用化名)還是一大早就趕到了“一只螞蟻”市場,希望能盡快把貨弄出來。她和丈夫兵分兩路,丈夫出門去另一個市場尋找新攤位了。
要在往常這個時間,她早已在市場租賃的攤位上開張營業(yè)了。“以前都是4點多鐘就起床,洗把臉,弄口吃的,就趕緊坐地鐵往市場趕。基本上五六點來鐘就開始發(fā)包了。因為好多從外地坐大巴來進貨的俄羅斯人已經在等著了。”單曉蘭一口的江浙口音,聽上去有些疲憊。
每天都有35000名左右的中國商人與單曉蘭一起,像一只只螞蟻一樣,被淹沒在這個龐大的市場帝國里。
自從6月29日莫斯科市政府以檢查衛(wèi)生為名關閉“一只螞蟻”后,華商經歷了將近一個月的煎熬。市場關閉導致貨物無法提取,錯過了銷售季節(jié)。許多正往市場發(fā)送的貨物因市場關閉給國內生產企業(yè)、貿易公司等關聯(lián)方造成損失。
“當初市場管理公司說是要停業(yè)兩天打掃衛(wèi)生,讓我們每個人交了1000盧布(30盧布大約兌換1美元),還要更換滅火器,又收了1600盧布。”單曉蘭說。華商們以為市場很快就會重新開放,而且這個市場以前雖說也有過“動靜”,但從來沒有發(fā)生過像關閉這么大的事。
“倒包”的日子
“一只螞蟻”市場準確的名稱是莫斯科切爾基佐夫斯基集裝箱大市場,形成于上世紀90年代初,占地200多公頃,因地處該市東區(qū)的伊茲梅洛沃小區(qū)而又被稱為“伊茲梅洛沃市場”,中國人習慣按諧音叫“一只螞蟻”市場,或統(tǒng)稱“大市場”。這里是莫斯科乃至歐洲最大的服裝鞋帽等日用品批發(fā)市場。在這里經營謀生的主要是中國人、越南人、土耳其人和獨聯(lián)體國家的人。
參與整個大市場管理經營的俄羅斯和外國公司有20多家,大多背景復雜,甚至有黑社會摻雜。其中最大的管理公司就是俄億萬富豪捷爾曼·伊茲梅洛夫旗下的ACT集團,“灰色清關”正是伊斯梅洛夫吸引大量國外商品進入俄羅斯,積累財富的重要手段。
有人說,“灰色清關”的生意,仿佛是一場“俄羅斯輪盤賭”,賭徒希望幸運的總是自己。
蘇聯(lián)解體之初,俄羅斯急需進口大量便宜貨品。鑒于俄海關清關手續(xù)繁瑣,關稅混亂,為鼓勵進口,簡化海關手續(xù),俄羅斯海關委員會允許清關公司為貨主代辦進口業(yè)務。
這些公司與海關官員聯(lián)手,以低于法定關稅水平的價錢將貨物運入俄羅斯市場。清關公司將貨柜清出關后就拉到商人指定的倉庫,但是不出具任何單據證明。后來,此清關方式被推廣到海運、鐵運和汽運,統(tǒng)稱為“灰色清關”。
“伊茲梅洛沃市場的整治行動是俄羅斯政府加強管理能力的一個重要表現,打擊寡頭伊斯梅洛夫也是其目標之一。”俄羅斯獨立智庫sova中心主席亞歷山大·沃克夫斯基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自從大市場被關閉后,單曉蘭已經收留了幾個走投無路的福建閩清人。
“‘跳樓’在市場里的說法是,有些老板把大量進貨砸在手里,又急需資金,于是就以最低的價格拋出。但是現在真有人跳樓。”莫斯科北方華人商會會長關百新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透露了這么一件事。
有一位中國商人想盡辦法把自己藏在貨柜里的100萬盧布賣貨資金提出來了,開車走出市場沒多遠就被幾個警察攔下。為了盡快擺脫糾纏,他拿出10萬盧布塞給警察。可是警察一看一下子就能拿出這么多錢,肯定是條“大魚”,就要求其下車接受檢查,最終在車上把所有的現金給查出來“沒收”了。這名商人回到家連氣帶急,一時想不開就跳樓了。所幸樓層不高,只是受傷被送進了醫(yī)院。
關百新,黑龍江五常人,現在的身份為莫斯科新旭集團總裁,俄羅斯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副會長。盡管他在大市場已經沒有生意,但這一段時間也忙得焦頭爛額,幾乎把自己的幾攤子生意全放下來,希望憑借自己多年來在俄羅斯建立的人脈關系,幫助華商盡快、盡量把損失降到最低。
7月25日在使館召開的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與華商座談會上,關作為協(xié)會負責人發(fā)言時頗有些不平:“我們中國商人從國內發(fā)的是合格的產品,并提供了所有的證明文件,結果到了俄羅斯境內華商連一張紙片都沒有得到,怎么貨物就變成了走私品?華商就成了走私犯?”他認為,就是那些非法經營的物流公司和清關公司把華商引入了陷阱。
90年代初,自稱“殺豬的出身”的關百新在遠東跑生意,“倒包”,在蘇聯(lián)解體物質匱乏的時期,他淘得自己闖蕩俄羅斯市場的第一桶金。
后來聽人說莫斯科的錢最好掙,“一件皮夾克能賣到你想象不到的價格,即使傻子也能賺到大把的美金,只要你手里有貨”。 關百新就在1995年用積攢的12萬人民幣批了6大包皮夾克,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發(fā)到莫斯科。在火車上顛簸了一個星期到莫斯科后,手拿提貨單到車站提貨時,卻被告知“貨丟了”。關百新一下子傻了,而他身上只剩下50盧布,連一張回家的車票都買不起。
當晚,人生地不熟的關百新找到中國人聚居的地方——“中國樓”,這些樓被最早發(fā)了財的中國人包下來,再轉租給中國商人一邊住宿一邊賣貨。鼓足勇氣敲了無數次門,遭到無數的拒絕,關總算遇到了一個好心的同鄉(xiāng)收留他住下,暫時有了落腳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