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1日電 一直以來,日本希望以亞洲經濟最發達國家的身份,帶領亞洲各國的經濟和金融發展,并主導相關政策秩序,甚至希望建立“日元經濟圈”。31日,日本《新華僑報》發表署名文章,認為隨著人民幣日益受到重視,加上日本本身視野狹窄,這一希望開始變得渺茫。文章摘錄如下:
伴隨著金融危機的惡化,美元的地位急劇下降,人民幣獲得了更多的注目。談到即將召開的G20會議,海外已經有不少聲音認為那其實得看G2怎么動作,也就是說得看中美兩國怎么動作。人民幣的受推崇地位和受注目程度當然不能說是絕后的,但可以肯定地說是空前的。
有人說,2009年將是美元走向沒落,人民幣走向強勢的元年。這些說法的是非問題,恐怕一時還難以定論。美國某大學經濟系任教的一位中國人教授對這個問題所作的一些解說,值得關注。
這位教授說,中國地處亞洲中心,和14個陸路鄰國有邊境貿易,被當地人民接受了的人民幣流通量很大。同時,這位教授認為:“而日元不具備人民幣的這種民間優勢,它只能在國與國的結算中流通,盡管日本是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日元已經是完全國際化的貨幣,并為各國所儲備,但日本孤懸于大海之中,它的先天弱點使它在長遠的趨勢中不被看好。”
日元的弱勢是先天的還是后天暫且不管,但是說由于“日本孤懸于大海之中”,所以日元就具有“在長遠的趨勢中不被看好”的“先天弱點”,對于這樣一種論點,應該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如果看看英國的地理位置,就會發現英國同樣是“孤懸于大海之中”的一個國家,可是,按理具有“在長遠的趨勢中不被看好”的“先天弱點”的英鎊卻曾經長期風靡全世界,是通行無阻的世界硬通貨。在美元崛起之前,英鎊是受到世界各地所信賴的結算貨幣。
一個大國的貨幣能不能成為某一地區的統一結算貨幣或國際化貨幣,和這個貨幣的發行國的地理位置并沒有決定性的或先天性的關聯。日本的問題是它的目光過于“島國化”,使得它的視野窄小,視線也缺乏國際穿透力。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亞洲第一大經濟體的日本關心的盡是自己的鍋碗瓢盆,缺少一個領袖國家應該具有的風格和犧牲精神。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盡管日本已經陷入泡沫經濟的崩潰狀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經濟實力依然數倍于中國。記得當時有一家雜志邀請筆者參加討論,討論的題目是亞洲有沒有可能建立日元經濟圈。
記得參加討論的一位臺灣人熱烈地主張:“亞洲完全有可能建立日元經濟圈,而且也應該建立日元經濟圈。”而筆者則認為那是日本的顧影自憐,亞洲不可能建立日元經濟圈。而不可能建立日元經濟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日本缺少一個領袖國家應該具有的風格和犧牲精神。當場,雜志社的年輕的女編輯帶著一副同情可憐者的眼光注視著筆者,似乎她看到了一個生活在日本的現代阿Q。
然而,時間站在了筆者的一邊。現在哪怕是在日本都沒有一家媒體再會為“亞洲有沒有可能建立日元經濟圈”這樣一個題目來舉行討論會了。說日本關心的盡是自己的鍋碗瓢盆,沒有通盤考慮地域或世界的眼光。這樣的觀點和抨擊對日本人來說,未免太尖刻和太殘酷了一點。但是,看看在討論解決朝鮮核武的六國會談中的日本的表現,就可以知道對日本的這個評價絕不是無中生有的指責。(莫邦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