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1日電 綜合媒體報道,擔任英國首相10年、致力于北愛爾蘭重建和平、后跟隨美國加入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的布萊爾10日在中部塞奇菲爾德選區發表公開講話時宣布,即日辭去工黨領袖職務,并表示將于今年6月27日辭去首相職務。美國總統布什當天盛贊布萊爾,稱將懷念他。
布什說,布萊爾是具有宏觀、深思熟慮而且信守承諾的政治人物。布什說:“他是一個好朋友,我會懷念他。”
布什也推崇布萊爾的可能接班人財政大臣布朗“開明而勤于任事“、”容易溝通“,是”優秀的思想家“,并期待繼續與他保持合作關系。
布什表示,他不應預測誰會接替布萊爾的職位,但各界都看好財政大臣布朗。布什指出,他曾見過布朗,覺得他是一個開朗而勤于任事、很好溝通、而且有頭腦的人。
布什強調,美英關系經得起歷史考驗,兩國理念相同,只要美英攜手合作,必可達成重要目標。他預期將與布朗接續前緣,密切合作。
被問到是否預見到布朗的伊拉克政策時,布什說,他相信布朗必能了解到失敗的后果。他期盼美英兩國繼續合作,完成重建伊拉克的任務。
附:布萊爾仕途大事記:
1975年加入工黨,1983年當選下院議員。他先后任工黨財經和貿工發言人,并于1988年至1994年歷任影子內閣能源、就業、內政大臣。
1994年當選工黨領袖,成為工黨歷史上最年輕的領袖。同年被女王封為樞密院成員。
1997年5月代表工黨獲任首相,成為自1812年以來英國最年輕的首相,后兼任首席財政大臣和文官部大臣。
1997年8月31日:布萊爾稱在巴黎車禍去世的戴安娜王妃為“人民王妃”,其民意支持率隨后高漲。
1998年4月10日,布萊爾和愛爾蘭總理伯蒂.埃亨簽署北愛和平協議。
2001年6月7日,工黨再次贏得議會下院選舉,獲得412席。
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布萊爾表示支持美國。
2001年11月,美英軍隊牽頭攻打阿富汗,目的是推翻塔利班政權、打擊“基地”恐怖組織網絡。
2003年2月16日,倫敦發生反對伊拉克戰爭的百萬人游行。這是英國歷史上參加人數最多的游行。
2003年3月18日:英國議會支持派英軍參與伊拉克戰爭。
2003年10月19日,年滿50歲的布萊爾因心律不齊住院。
2005年5月,再次帶領工黨贏得下院選舉,獲得縮減后的646席中的324席,但工黨領先優勢從167席降至66席。
2005年7月7日,倫敦發生四起恐怖襲擊爆炸,除恐怖分子外,有52人喪生。布萊爾當時正在六百公里外的蘇格蘭鷹谷主持八國首腦會議。
2005年11月9日,布萊爾在議會下院首遭敗績,他推動的反恐法沒有獲得通過。如果獲得通過,這些法律將允許警察扣押恐怖嫌疑人多至九十天,而不用提出指控。
2006年5月4日,工黨在英格蘭地方選舉中遭遇重創,失去317個席位和18個市議會的控制權。次日,布萊爾拿出內閣改組名單,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勞貶為下院領袖。
2006年9月6日,工黨籍國防大臣湯姆.沃森辭職,7名工黨議員辭去內閣大臣私人助理的職務。他們都簽署了一份要求布萊爾辭職的“逼宮”信。
2006年9月7日,布萊爾宣布本月舉行的工黨年會將是他作為工黨領袖參加的最后一次年會,預示他將在2007年9月之前離職。但他拒絕說明具體日期。
2006年12月14日,布萊爾因“金錢換爵位”丑聞接受警方質詢。他成為第一位在任期間因刑事案件而接受質詢的英國首相。
2007年5月1日,執政十年,布萊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將于下星期宣布辭去首相職務的時間表。
2007年5月10日,布萊爾在英國中部塞奇菲爾德選區發表公開講話時宣布,于即日辭去工黨領袖職務,并于6月27日正式卸任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