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美國《時代》周刊第五次將曼德拉印為封面人物時,稱之為“歷史的偶像”,言簡意賅地點明了他將來的歷史位置。很不幸,他今年12月5日辭世了,變成偶像歷史中的一員。
19世紀的英國,有一位知名史學家,叫托馬斯·卡萊爾,曾無限贊美過那些不同于普通人的英雄。在《論英雄和英雄崇拜》一書中,他認為:“歷史是英雄足跡的集合。”如果卡氏觀點大致沒錯的話,后人肯定在歷史上能找到曼德拉的足跡。
12月10日,南非著名黑人城鎮索韋托大雨下個不停。在曾是2010年足球世界杯比賽賽場的FNB體育館,南非政府為曼德拉隆重舉行了官方葬禮。能容納9.5萬人的體育館幾乎座無虛席,位列其中的世界各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竟達100多人。
葬禮如此隆重,以至于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肯尼迪、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等人的葬禮都無法與之相比。即使不是人類歷史上的“葬禮之最”,也一定是南非的歷史之最。曼德拉如在天有靈,應該含笑九泉了。
致辭的嘉賓幾乎用盡了在人類語言中所能找到的最美辭藻,頌揚曼德拉與白人種族隔離主義者“英勇戰斗的光輝一生”。一句句美言,祭奠著逝者亡靈,也一次次撕扯著已縫合了20年的南非“種族傷口”。一直下個不停的大雨,通過全球直播鏡頭,似乎將傷口滲出的滴滴鮮血,從FNB體育館沖涮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索韋托是世界最大的黑人聚居地,也是南非種族隔離制度“血腥史”的歷史見證。1976年,這里曾發生過震驚世界的學生運動,原因是南非白人當局在學校強制推行白人說的阿非利卡語(南非荷蘭語)。當年6月16日,數千名中學生走上街頭抗議示威,與警察發生沖突,造成1000多人死傷,史稱“索韋托慘案”。
慘案之后,尚在獄中的曼德拉聰明地吸取了教訓。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還鼓勵其他獄友學習阿非利卡語。學習該語言的直接好處是,曼德拉大大改善了與白人獄卒的關系,致使獄中待遇大為改善。出獄后,能說阿非利卡語的曼德拉也提高了他在白人中的形象。
有觀察人士說,在追悼會上稱贊曼德拉的功績無可厚非。但選擇索韋托這個地方,加上贊美之聲太大,卻使得在南非種族和解進程中同樣功不可沒的“開明白人”十分難堪。比如說,如果沒有時任南非總統德克勒克的寬容和開明,曼德拉能從容而安全地走出監獄是難以想象的。
所以,上世紀90年代,南非能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并實現民族和解,應該是不同種族間,特別是黑人和白人領袖間“政治性戰略妥協”的結果,而并非曼德拉和黑人斗爭單方面創造的奇跡。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民主研究中心主任弗里德曼說:“認為南非發生了一場奇跡的觀念對人們毫無益處。我們取得了一些成功,也經歷了很多曲折,但談不上什么奇跡。”
自1994年曼德拉當選南非總統以來,黑人“當家做主”20年的實踐也能證明了這一點。總體上講,南非的民族和解是成功的,經濟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至少獲得了“金磚國家”這一響亮頭銜。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南非的貪污腐化、貧富懸殊、失業率高企、經濟停滯不前等問題也十分嚴重。
就拿現在20歲左右的青年人來說,他們被稱為“生來自由的一代”,也被稱為“曼德拉一代”。他們占南非人口的40%左右,但失業率卻接近80%。一位名叫阿庫姆齊·杰濟勒的24歲年輕人對《紐約時報》說:“1976年那一代人,或者說我們的上一代人,有不同的挑戰。我們不能天天談種族隔離,一直這樣下去。”
南非公布的2012年度公共意見研究報告《和解晴雨表》顯示,年輕人對政治領袖產生信心的可能性更低,將南非現在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歸咎于種族隔離制度的可能性也更低。
當南非總統祖馬在10日的追悼會上致悼詞時,觀眾們對他報以噓聲和嘲笑,明顯是在表達他們對南非現政府的不滿。2014年,南非將舉行大選。雖然沒人預言1994年以來一致執政的“非國大”(ANC)會失敗,但其支持率將會大幅下降到60%以下。對于一個習慣于以絕對多數勝選的政黨來說,這無異于已經敲響了聲音洪亮的“不滿警鐘”。
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政治家阿爾基塔把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黃金分割思想引入社會科學領域。對于曼德拉的功績評價來說,也應拿捏好這個十分講究“恰當數字比例關系”的黃金分割法,否則將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曼德拉在自傳《漫漫自由路》中說,他不是圣人,也不是救世主。曼德拉的女兒說,父親是個非凡的人,但他畢竟是人。歷史告訴我們,歷史偶像值得尊重,但偶像歷史只能借鑒,不能作為現實生活中的“行動指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