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美決定取消原定在沖繩以南島嶼舉行的聯合奪島演習,給幾乎達到沸點的釣魚島形勢稍稍降了降溫。
日本政府宣布取消演習的原因,可概括為:中國嚴陣以待、美國重申“中立”、國內強烈反對、國際陷入孤立。直接的相關因素還有美軍士兵在沖繩的犯罪行為,這算是給野田政府提供了一個臺階。
毫無疑問,在釣魚島爭端中,各方領導人的言行最為引人關注。因為,作為決策者或參與者,其態度直接影響了事態的發展走向。對于領導者來說,這種舉世矚目的事件,也是對其危機管理能力的考核。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于10月26日召集防衛大臣森本敏和外務大臣玄葉光一郎,就奪島演習進行了專門協商,最終作出中止演習計劃的決定。對于危機四伏的野田政府來說,此舉從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中日關系。這反映出野田政府希望改善與鄰國關系、減輕日本國際壓力的心態。
從美國方面看,奧巴馬在忙著大選,國務卿希拉里、國防部長帕內塔和副國務卿伯恩斯等數位官員先后到日本和中國訪問,但并沒有像日本翹首企盼的那樣前來撐腰打氣,而是擺出“調停人”的姿態,重申了“中立”的立場。
可以看出,出于亞太戰略的通盤考慮,美國在日本戰車幾近失控之際踩了剎車,它希望中日在釣魚島維持“斗而不破”的局面,這才是符合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
對于歐盟來說,面對日方的奔走游說,各國不約而同地采取了冷漠的態度,這既有日本失道寡助的因素,也不排除暫時觀望的心態。
與此同時,同樣與日本有著島嶼爭端的俄、韓也沒閑著。俄羅斯派出軍艦巡航俄日爭端島嶼,日方派出偵察機全程跟蹤。繼韓國總統李明博8月登島宣示主權后,10月30日,韓國國防委員會的15名議員乘直升機登上韓日爭端島嶼。日本政府面臨著島嶼爭端總爆發的局面。
其實,今年以來,日本已經多次實施與島嶼爭端相關的演習。演習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軍事訓練手段,但近年來,演習的政治色彩越來越濃厚,有時帶有明顯的外交意味。
今年夏天,日本陸上自衛隊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北馬里亞納群島的天寧島和關島附近,舉行了為期37天的聯合演習。10月份,美日又在日本九州島西南部再度舉行聯合軍演,目的是強化“西南諸島”的機動防衛,并明確以中國為假想敵。
除聯合演習外,日本自衛隊獨立實施的演習也不在少數。8月26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富士山下的東富士演習場舉行“富士綜合火力演習”,首次模擬海島防御,假想距離日本本土偏遠的海島遭到攻擊時,陸上自衛隊聯合海上、航空自衛隊展開反擊。
10月24日,日本海上保安廳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福井縣若狹灣舉行聯合海上演習,主要演練對可疑船只的攔截。雖然日本防衛省此次沒有提到釣魚島,但有分析認為這是針對近期中國海軍與海監的聯合演習而來的,牽制中國的意味很明顯。
從上述軍演的時機和內容來看:首先,聯合軍演,特別是同大國的聯合軍演,更多的是借力造勢,達到向對手施壓的目的,而大國介入其中也有保持介入權的考慮;其次,本國力量實施的軍演,則更多的是實打實的練兵備戰,側重軍事上的針對性;最后,模擬演習的宣傳效果可能不及實兵實彈演習,但模擬演習的課目和內容可能更廣泛,效果甚至超過實兵實彈演習。此次日美聯合奪島演習中止后,轉而實施模擬海上聯合演習仍值得關注。
在軍演問題上的反復,實際上反映了日方矛盾復雜的心態。面對中國上上下下的同仇敵愾,日本深切感受到內外交困和欲罷不能。日方在口出狂言的同時,其近期軍演的內容卻逐漸由島嶼防御轉為島嶼進攻,反映出其對自身作戰能力的不自信。
但軍演總歸是軍演,歷史上由雙方軍演升級而直接導致沖突和戰爭的先例并不多,更多的是突發事件引爆戰爭。從歷史上看,外交與軍事這一文一武的兩手通常是互為表里的,軍事與外交兩者統一于政治需要。從現實來看,當前多個大國政壇面臨換屆,各國之間經濟往來的互補性與依賴性日益明顯,經濟因素在地區安全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本著對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的責任感來降低武力沖突爆發的可能性,同時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回到面對現實、承認爭端、尋求合理解決問題的軌道上來,才是各方應共同努力去做的。但是,單純地認為日本取消軍演是示弱服軟,從而放松警惕和戒備是不可取的,多手準備、未雨綢繆仍大有必要。(李瞰 單位: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