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20日宣布,始于2007年12月的本輪美國經濟衰退于2009年6月結束。同日,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表示,盡管經濟學家正式宣稱衰退結束,但經濟疲軟仍給成百上千萬美國民眾帶來傷害,美國經濟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戰后最長衰退
NBER在當天發布的聲明中說,此輪經濟衰退歷時18個月,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經歷的最長經濟衰退期。NBER下屬的商業周期預測委員會19日召開會議,在綜合研究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就業狀況、個人收入和工業生產等經濟指標后得出了上述結論。“截至目前美國經濟復蘇的長度和力度是做出衰退結束決定的基礎,”NBER說。
成立于1920年的NBER為一家私立、非營利和無黨派組織,是公認的研判美國經濟衰退狀況的權威機構。在今年4月的一次會議上,一些NBER的經濟學家擔心,美國經濟很可能二次探底。但在20日的聲明中,NBER稱如果美國經濟重新出現下滑,將標志著新一輪衰退的開始,而非本輪經濟衰退的延續。
本輪肇始于美國次貸危機的經濟衰退,令全美失去了約800萬個工作崗位。雖然奧巴馬政府推出了多種措施以提振就業市場,但美國當前的失業率依然維持在9.6%的高位。
分析人士認為,鑒于就業市場缺乏好轉跡象,尤其面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NBER雖然宣稱衰退已在去年6月結束,但對于美國經濟的復蘇前景,NBER似乎也并不十分樂觀。
NBER在聲明中坦承,宣布衰退結束并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已回歸正常。NBER警告說,即使進入復蘇軌道,經濟活動有時依然會持續疲軟一段時期。
復蘇力度疲軟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邁克爾·格林斯通告訴記者,盡管美國的金融行業已經逐漸走出危機陰影,但貧困率高企和各種經濟數據喜憂參半的跡象表明,在高失業率和經濟復蘇緩慢的背景下,美國經濟回歸強勢還需要較長時間。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籟思則認為,美國經濟當前仍顯虛弱,美國此次經濟復蘇是一個伴隨著債務償還、經濟重組、低于潛在增長水平的微弱復蘇。
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也持相近觀點。經合組織20日在紐約發布報告說,雖然美國經濟已進入上升通道,失業率也已經企穩,但復蘇力度不強,經濟增長不足以在短期內明顯改善就業市場。
經合組織預測,美國經濟今年將僅增長2.6%,但即使經濟增速翻番,也僅能將失業率降低一個百分點。該組織預測,美國失業率最早也只可能在2013年回到危機前的水平。
該組織還說,本輪經濟衰退很可能令私人消費需求在未來幾年都受到制約,而消費需求的疲軟將進一步掣肘就業市場的恢復。
美國經濟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引擎——住房市場的持續低迷是造成復蘇力度疲軟的又一因素。美國全國住宅建筑商協會2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由于就業市場疲軟導致民眾購房意愿不強和市場上存在大量待售的止贖房產,9月美國建筑商信心指數為13,與上月持平,延續自2009年3月以來的低值,表明建筑商信心依然低迷。
美國建筑商信心指數反映了建筑商對房地產市場狀況的判斷。該指數低于50,表明認為現況良好的房地產建筑商人數少于認為現狀糟糕的人數。“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建筑商們并未從市場狀況中看到信心增強的理由,”美國全國住宅建筑商協會主席鮑勃·瓊斯說。
政府任重道遠
美國政府對于美國經濟的現狀也很清醒。奧巴馬在NBER報告發布后說,衰退結束依然無法改變美國經濟以及美國民眾目前面臨的嚴峻現實。
奧巴馬當天在參加CNBC電視臺的節目時指出:“這是一個巨大的深淵,很多民眾依然受到沖擊。……雖然經濟學家可以宣布衰退已經正式在去年結束,但對于那些仍處于失業中的美國人,那些眼見房屋資產縮水的美國人,那些無力償還賬單的美國人,現實依然嚴酷。”
美國人口普查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的貧困率從2008年的13.2%攀升至2009年的14.3%,達到199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17日的《華爾街日報》刊登了題為“家庭財富失去的十年”一文,里面細數了美國家庭平均收入幾十年來的變動情況。與2000年相比,美國家庭的平均收入從52301美元下滑到去年的49777美元,降幅達4.8%。
面對中期選舉臨近和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局勢,奧巴馬重申,美國當前面臨的經濟困難主要責任在于上屆共和黨政府,他呼吁民眾對美國經濟復蘇要多一些耐心。“處理長達十年時間埋下的危機,需要多一些時間來解決。”
美國副總統約瑟夫·拜登最近也連續發文肯定政府經濟刺激政策的功效,為民主黨賺取政治加分。他在20日表示,奧巴馬政府努力扭轉了十年來失敗經濟政策的影響,并正在壯大中產階級的新基礎上重塑美國經濟。
盡管如此,由于美國全國人口普查臨時雇用人員大幅減少和私營企業信心疲弱,美國經濟依舊難以短期內攻克高失業率的頑癥。新上任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奧斯坦·古爾斯比上周坦言,他不認為美國的高失業率能夠迅速下降,美國必須竭盡一切努力來創造就業。(記者蔣旭峰 劉麗娜)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忠會】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