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解讀美韓軍演
新聞背景
韓國和美國定于本月16日到26日在韓國東部海域,也就是日本海,與韓國西部海域,也就是黃海,舉行代號為“乙支自由衛士”的聯合軍演,約3萬美國軍人和5.6萬韓國軍人將參加此次軍演。
從東海到南海,再從南海到黃海,美國航母“喬治·華盛頓”號近期出盡風頭。這到底反映了美國怎樣的一種心態?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美國近期在中國周邊頻頻炫武的做法,其實并非美國自信與從容的表現,反倒是美國經濟實力遭遇重創“心理失衡”下推崇軍事實力特殊心態的表露。 文/記者毛玉西
周邊軍演:
中美軍事上“互動不暢”
針對近期美國參與的一系列聯合軍演,袁鵬所長指出,相比往年來說,今年美國參與的聯合軍演在規模、頻率與心態等方面的確有所不同。
第一,在中國堅決反對與抗議的背景之下,美國航母“喬治·華盛頓”號依然執意進入黃海,彰顯了美國“海上還是我說了算”的霸權心態,這種局面反映中美之間在軍事上“互動不暢”的困境。在中美軍事沖突不可能發生的背景下,如何解決軍事的“互動不暢”顯得很迫切,中美海上關系成為中美關系的重要內容。
第二,從軍演的次數、規模與頻率來說,今年中國周邊由美國參與的聯合軍演,的確比往年呈現規模更大、頻率更高、參演國更多的特點。從東南亞來說,美國近期與印尼、泰國、新加坡都進行過軍演,甚至還與柬埔寨搞過軍演。當然,這些軍演很多是例行的,很難說都直接針對中國,類似美國“全面包圍”中國的說法有失偏頗。但不可否認的是,各類軍演顯然有防范或牽制中國的成分。
對策:
堅定不移
睦鄰安鄰富鄰
中國應如何應對美國頻繁的軍演,袁鵬所長認為,我們不能只盯著軍事不放,而要從政治、外交、經濟、戰略全局看中美關系或近期博弈,防止以點蓋面,因戰略誤判干擾大局。對中國來說,更重要的應該堅持現有成功的外交思路,通過強大的經濟紐帶、文化聯系等“軟方式”,繼續強化與周邊國家的和平共處,并實質性地加強國內基礎的再造,加速軍事現代化的發展步伐,這才是我們的優勢。
對于美國的強力介入東南亞,東盟各國當然有歡欣鼓舞者,但也有深度憂慮者,美國試圖借助軍力重塑影響力的成效還有待觀察。只要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睦鄰、安鄰、富鄰政策,美國根本實現不了“南北圍堵”中國的“天網”。
炫武幕后:
美國在亞太“心理焦慮”
對于美國如此“耀武揚威”的實質,袁鵬所長認為,我國必須冷靜對待美國參與的軍演,不能簡單從軍事意義上看待,而應從大格局出發,看到美軍頻頻參與軍演的真實心態。對此,袁鵬所長則提到美國的三種“心理焦慮”。
1.亞太“軟實力”日趨萎縮的心理焦慮。近年來,美國認為自己在亞太的主導地位、西太平洋的海上霸權日益下滑,而中國則通過經濟、文化等手段強化了在亞太的“軟實力”。
2.亞太傳統“軍事支點”趨于喪失的心理焦慮。從傳統上看,美國主要利用日本、中國臺灣發揮其“軍事杠桿”作用,彰顯其軍事影響力。但如今,美國發現,美日同盟出現松動,大陸與臺灣的經貿交流如火如荼。在美國看來,傳統的軍事“支撐點”正在喪失,急需在亞太確立新的“軍事支點”。越南等國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被美國需要”的。
3.急于搶占灘頭的戰略心理焦慮。正是在上述兩個背景下,美國試圖借助“天安”號事件大做文章。但美國頻頻在南海、黃海強力炫武,凸顯的并非是過去那種閑庭信步般的“自信與從容”,而是一種急于搶占灘頭的戰略敏感與心理焦慮,反映了美國在經濟實力遭遇重創背景之下推崇軍事實力的特殊心態。
相關新聞
美國新版中國軍力報告
稱中美并非注定是敵人
本報訊 當地時間16日下午,美國五角大樓發布推遲5個月之久的2010年《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
今年報告的最大變化是將往年的名稱《中國軍力報告》改為《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這一變化耐人尋味。由于“安全發展”的概念更廣,外界猜測五角大樓此次有意淡化報告的火藥味。
縱觀全文達83頁的報告,與往年相比新內容并不多,主要涉及臺海安全形勢發展、中國軍力發展、中國軍費開支、美中軍事聯系等諸多方面。
報告稱中國有研發航母計劃
報告援引2010年美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的內容,指“中國正在研發和部署大量中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配備先進武器的新型攻擊性潛艇,性能日益增強的遠程空中防御體系,電子對抗和電腦網絡攻擊力量,先進戰斗機以及太空反制系統。”報告還提到中國有研發航母的計劃。
報告還援引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話說,“中美關系不可能沒有分歧和困難,但我們也并非注定是敵人”。報告說,美中持續和可靠的軍事關系有助實現這一目標,可減少猜疑、增加互信并擴大合作。
自2000年以來,五角大樓每年都向國會提交所謂中國軍力情況的年度報告。 (中新)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翔】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