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國過去一直通過西方去尋求對彼此的認識和了解,現在應該面對面直接了解彼此了
文/鄭瑞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駐印度孟買前總領事)
今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60年來,中印關系的發展經歷過許多曲折和坎坷。但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印關系進入了快速和全面發展的新時期。盡管近兩年來,國內外媒體,特別是印度和西方的媒體對中印關系的負面報道和評論很多,兩國間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都沒有改變中印關系的大局和總體上升的趨勢。
高層互訪保持良好勢頭,而且富有成果。過去十年,中印高層互訪的頻率為建交以來之最,雙方總理以上領導人的互訪和會晤達十次之多。就在今年5月,印度總統帕蒂爾訪華,雙方就進一步發展中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把兩國紀念建交60周年的系列活動推向高潮。
經貿合作快速發展,成為雙邊關系中一個突出的亮點。2000年中印雙邊貿易額僅為29億美元,而今年有望突破600億美元,10年增長20倍。目前,中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印度也成為中國在南亞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全球第十大貿易伙伴。
多邊領域合作方興未艾。中印同屬發展中國家,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場,例如在多哈回合談判、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等問題上互相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近些年來逐步建立起來的“中俄印”三邊合作,“金磚四國”(中、俄、印、巴西),“基礎四國”(中、印、巴西、南非),“發展中五國”(中、印、巴西、南非和墨西哥)等“小多邊”合作機制中,中印兩國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看到中印關系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應忽視中印關系中存在的問題與障礙。
其一,邊界問題。自2003年以來,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進行過13輪會晤,達成了一些共識,但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二,西藏問題。印度政府已明確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不允許包括達賴在內的西藏人在印度領土上參與反對中國的政治活動,但印方對自己的承諾沒有完全做到;其三,經貿摩擦。多年來印度對中國商品實行最頻繁和最苛刻的“反傾銷”,對中國投資設限等經貿摩擦事件屢屢發生,成為中印關系發展中的一個制約因素。
歷史經驗表明,政治互信和經濟互利是發展中印關系的兩個輪子,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是政治上增加互信。中印兩國政府都從戰略上高度重視中印關系,都把中印關系作為各自外交的優先政策之一,這是對落實各項計劃和措施最重要的保障。但是,中印關系也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兩國之間缺乏政治互信,兩國人民之間缺乏相互了解,嚴重制約著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
比如,盡管中印兩國領導人已經多次達成中印互不構成威脅的共識,但坦率地講,“中國威脅論”在印度至今仍有市場。在印度頗有影響力的雜志《今日印度》去年11月邀請一些知名的印度前政界、軍界高官和學術界人士討論印度面臨的四大威脅,其中一個外部威脅就是中國。甚至造成一些對華友好人士也擔心中印未來可能發生沖突。因此,中印兩國的學術界也需要加強交流,彌補認識上的鴻溝。
在促進中印兩國民眾的友好和互信方面,媒體起著重要的作用,也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有些媒體熱衷于報道負面新聞,誤導民眾,破壞友好氛圍。因此,中印兩國新聞工作者之間也需要加強交流,為促進中印友好共同努力,真正成為兩國民眾了解對方的窗口、相互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其次,經濟上擴大互利合作。中印同為新興的發展中大國,兩國國情相似,發展階段基本相同,先后走上了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而且中印兩國都面臨著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任務。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印面臨著共同或相似的機遇和挑戰。中印經濟互補性強,經貿合作潛力大,有待于雙方努力開發和利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政府制定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為中國西部地區與鄰近的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去年10月,溫家寶總理在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的致辭中表達了中國政府推動西部地區與周邊國家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真誠愿望。
中國政府提出的建設貫通國內外的大樞紐和大通道的宏偉計劃一旦成功實施,無疑將使加速西部地區大開發“如虎添翼”,也將成為中國連接南亞鄰國并帶來共同繁榮的“新絲綢之路”。有學者提出建議,中緬印三國可在原有基礎上實現公路連接,甚至實現鐵路連接,依托陸上交通樞紐,中印經貿合作水平必將大大提升。□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曉濤】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