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六月二十九日電 題:香港架起泛珠通向國際的橋梁
中新社記者 陳國華
從融資的平臺,走向國際的通道,到泛珠與東盟合作的橋梁。香港與內地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以來的三年間,港與泛珠內地九省區的合作從珠三角走上珠江之源,從區域小市場邁向國際大舞臺。
對于這種合作趨勢,可以用一步步走向深入,一層層邁向廣闊來概括。
看香港與泛珠的合作基礎,在泛珠三角內地九省區中,有中國五分之一的土地,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全國經濟總量。
同時還有東、中、西部三種中國經濟形態;有經濟發達地區到欠發達地區的經濟梯級分布。這為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腹地和多種可能。
在內地九省區中,從東、中、西區域看,香港與之合作皆大有可為。一是可以推動泛珠東部省份進一步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二是可以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三是進一步加強與西部省區在特色優勢產業方面的合作。
這得益于香港獨特的優勢。國家“十一五”規劃肯定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明確支持香港發展金融、物流、旅游、咨詢等服務業,并鼓勵香港加強與內地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在這個大方向下,香港將致力于利用高度開放的市場和國際網絡,發揮在各服務行業中的優勢,提供泛珠三角區域走向世界市場的平臺,充當泛珠三角區域與世界各地交流的橋梁。
從國際大市場來看,對香港來說,將于二0一0年建立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既是機遇,更是挑戰。
第三屆泛珠論壇,在泛珠合作提出構想的第三個年頭,香港及時捕捉到這一新走向。在論壇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明確提出,希望發揮橋梁作用,使香港成為促進泛珠三角區域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間的重要紐帶。
在此方面,香港期望在商貿合作橋梁、協助促進泛珠與東盟間的人流和物流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看目前的基礎,香港帶動“九加二”成為推動“十加一”橋頭堡,有現實可能性。內地是香港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則是香港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二00五年,內地與東盟之間經香港轉口的貿易貨值高達四千二百八十億港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四。
曾蔭權認為,東盟企業可利用香港作為進軍泛珠的基地,通過善用CEPA的有利條件,與港企合作,更有效快捷地打入泛珠市場。另一方面,泛珠企業也可利用香港為基地,拓展東盟市場。
香港的專業服務利用它們對東盟的廣泛商務經驗,可為泛珠提供管理、法律、金融等服務;而與此同時,泛珠企業也可利用香港這個平臺,與來自東盟的企業建立商貿關系。
不僅如此,在促進人流物流方面,香港可作為泛珠和東盟地區的航空樞紐,亦可協助泛珠和東盟國家共同推廣旅游業。而香港多年來與東盟建立的緊密關系,可有力促進泛珠與東盟在各個范圍的合作。
曾蔭權表示,展望未來幾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成立,將會為大家帶來不少新機遇。泛珠合作將提供一個非常優秀的平臺,透過利用不同的優勢,如云南廣西鄰近東盟的地利、各省區豐富多樣的工農業產品、以及港澳兩地的服務業優勢等,大家將可充分發揮協同力量,開拓更多與東盟合作的機會。香港會積極與各省區攜手,共同推動泛珠與東盟的合作。
規劃前行,項目緊跟。目前,香港為加強香港與鄰近省區的貨流及人流,香港特區政府正部署及落實各項運輸基建項目。預計到二00七年,連接深圳和香港的深港西部通道將會落成,過境汽車處理量將提升兩倍以上。除了以上基建項目外,香港也正積極推展“港珠澳大橋項目”及廣深港高速鐵路的前期規劃工作。
同時,為推進與內地合作的具體工作,香港特區政府將香港駐粵經貿辦事處的覆蓋范圍擴大至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及海南等五省,并將在成都設立新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專門負責處理香港與四川、云南、貴州、湖南及重慶、陜西等省市的經貿事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