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2日電 經濟好轉下想生育的人多了,但隨著香港女性愈來愈遲婚,莫說特首的“生3個”指標,就算生1個也有困難。據香港明報報道,近年香港公立醫院輔助生育服務需求亦大增。
不能生育不能只歸咎女性,觀乎香港夫婦不育原因,四成是因女性排卵、輸卵管和子宮內膜移位問題;同時四成亦因男性精子不足、輸精管閉塞及性功能障礙所致。
香港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副教授吳鴻裕接受專訪時表示,對于渴望生育的夫婦而言,要等2年才治療是一段漫長道路,且年紀愈大懷孕機會就愈低,根據過往經驗,40歲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服務,成功懷孕率僅18.6%,45歲婦女更低至1.4%。
香港公立醫院亦已設限制,不為40歲或以上婦女提供人工生育治療,免得成功率太低浪費資源。吳鴻裕說,這意味38歲婦女來求診已太遲,“我會勸她轉投私營市場求助,又或轉為私家癥,因年齡限制下,輪到她做治療時,她已經40歲要‘出局’!”
吳鴻裕說,港人愛以事業為先,把結婚和生育年齡推遲,往往是生育大忌,統計處數據顯示,過去20年間,港女愈來愈遲婚,81年女性初婚年齡為23.9歲,06年卻為28.2歲,即使是首次生育年齡亦愈推愈遲,81年港女平均25.1歲就生小孩,06年則推至29.2歲。
他指經濟好轉后,港人更想要孩子,預計未來一兩年人工受孕需求有增無減,但現服務只容許每對求助夫婦有3次人工受孕機會,公院私家癥或私家醫院則不設此限,但兩者價錢相差甚遠,公立每次治療收費由9000元至1.4萬元不等,私家則高達逾5萬元。
吳鴻裕透露,全港約有20名專家,大部分已私人執業,現時港大及中大醫學院只能以兩名專家帶一名新人的方法培育新秀。他無奈地說:“3年才有2名新人,這一行愈來愈‘吃香’,他們畢業后又可能轉投私營市場,許多因素難以預計。”為維持服務,現唯有“勤力些、做密些”。(徐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