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7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毫無懸念,崔世安鐵定成為澳門特區第三任行政長官。對于未來的“崔特首”,相信許多人都好奇,想深入了解這位將引領澳門前進的舵手不為人知的一面。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又擔任了近10年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崔世安的公眾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一般人對崔先生的第一印象,應該是他溫文儒雅的態度,和說話時的淡定從容,使人想到古語所說的“訥于言而敏于行”。可是,在公眾形象之外,崔世安又是怎樣看待自己出身的家庭呢?又怎樣看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澳門,和服務了二十幾年的澳門人呢?他的平時生活又是如何的呢?在緊張的競選拜訪活動間隙,記者抓緊機會向崔世安了解他的心路歷程。
我來自中產家庭
參選行政長官以來,崔世安的家庭背景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但他一再強調父親只是個小商人。崔世安對記者坦然說,他并非像外面說的來自有錢有勢的家庭,而只是個普通的中產家庭。他說自己的父親是個低調的中產人士,從事建筑、飲食生意,還賣過樟木杠。“爸爸很重視家庭生活,對兩個兒子都很好;只要有時間,就會聚在一起,有時會去漁棚買魚食、游泳、飲茶、游車河。”
崔世安小、中學都在澳門讀書,到中五畢業,16歲前往夏威夷完成最后一年中學課程,可算是少年早慧。之后,就到美國本土念書,一直到拿取博士學位。
令人奇怪的是,崔世安似乎沒有“子承父業”的打算,在美國念的是衛生管理。他說這是個人興趣,家里沒有給他壓力。“我喜歡做對人的工作,衛生工作是面向整個社會的對人工作。”他更笑說,當時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選讀衛生專業,可以走研究或教學的路,若不行,“一般都可以有一份穩定的政府工。”其時崔世安可能沒想到,日后他非但打了份政府工,更是最高級的政府工,一個決定將關乎幾十萬人的福祉。
自16歲離家,崔世安只在放假時才有機會回澳探親,沒想到,這成了他人生的一大遺憾。1983年,26歲的崔世安已在美國完成博士論文答辯;可是,他無暇慶祝,反而匆匆收拾行李趕返澳門,因為當時他父親已病重入院。“返澳后在鏡湖醫院陪著父親過了30多天,之后他去世。”崔世安說,10多年的分別后,書已讀完了,但卻沒有時間和父親好好相處,是他最大的遺憾。自從父親過身后,崔世安至今仍與母親住在一起。
父親的早逝,令崔世安終生遺憾。不過,這也說明他今天的成就,是靠個人努力拼闖出來的,完全沒有“父蔭”。
被罵后更懂尊重
雖然來自中產家庭,崔世安留學時并不像一般紈袴子弟般享樂度日,卻跟當時許多留學生一樣兼職賺錢。“第一份留學兼職是在一家意大利餐廳洗碗,之后在學校飯堂打工;讀碩士、博士時在酒店內做餐飲工作,除了廚師外,幾乎所有粗重工夫都做過。”回憶起自己的留學歲月,崔世安不禁莞爾一笑。
記者問崔世安這段打工日子有何體會?他說就是學會對人的尊重很重要。“當你被人罵得多,你就識得尊重別人。我上一年在立法會也曾這樣說,你要被人罵嚇,才體會到打工仔的心情。感受過被人罵后,更懂得尊重人。”在日前一個與青年人見面的場合,崔世安再次強調“被人罵”的磨練:“有時候被人罵,被人冤枉,是人生的歷練,對個人成長、謀發展乃至將來創業幫助很大。”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